Easy同学正在独立开发
聊聊AI编程对普通人和独立开发的影响。
最近已经可以陆续看到产品经理、站长和市场人员等非技术人员借助AI(尤其是Cursor)开发的应用了。这其实标志着一个重大改变的到来,那就是具体编程技能(非架构)正在变得可有可无。当然对于大型项目来讲,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在独立开发场景下,对于构建最小可用的MVP来说,已经变得可用了。
对非技术人群来讲,这其实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代码是非常重要的新杠杆,它可以自动化你的日常,将效率提升百倍;也可以把你的人工服务封装成产品,在不消耗自己时间的前提下批量售卖:它没有边际复制成本。而这个专属于程序员的杠杆,正在面向所有人开放。
那么,现在有了AI,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编程了呢?我的看法是恰恰相反,有了AI,更应该学习编程,因为现在学习编程的成本正前所未有的低,低到你都不用先学习编程语言。
普通人学习编程的主要难点是什么?我之前有总结过两点。
第一点是「不用就忘」。就是你花一个月学会了一个语言的语法,然后一直不用,就没有然后了。这是学校式学习法的最大弊端,你学了一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又还没有考试,不忘才是不正常的。
我们给出的方案是「用以致学」。就是先学你日常能用上的。但日常能用上的往往是最表层的东西,不理解它你做不出来。
如果要去了理解它,又会遇上第二个难点:「概念爆炸」。就是你学习的时候会发现接触到的到处都是新概念,这些概念之间还有依赖,前一个不明白,后一个就理解不了。这会导致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绵长,最终又回到遗忘上去。
我们当时给出的方案是「最小可用技能MVS」,它试图选择一个业务方向的最简途径,先完成再完善。(例子可见 )
2024年,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你甚至可以不理解某些概念,先跳过去,把业务做完以后,再回过头来补这些概念。因为Cursor可以帮你写,你只需要把这部内容当做黑盒,测试验收即可。
在商业上,贷款是非常重要的经营手段,它可以让你先用、等业务发展以后再还钱。而在认知上,AI给我们提供了「认知借债」:先用、先上线,业务跑起来了再回过头来补认知。
「认知借债」+「用以致学」构成一个完美的新学习方案,这个方案甚至可以直出功能相对单一的商业产品。先用AI出MVP验证业务,然后迭代功能的同时补全和深化认知。
在这个基础上,「最小可用技能MVS」可以进化为「最小须知概念MKC」:你无需掌握具体技能,编程模型会处理它。
「最小须知概念MKC」非常容易获得,只需要问GPT/Claude,如果我要构建XXX应用,哪些知识是必须知道的。对应用的描述越细,得到的概念树就越准确。
所以2024年学习编程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高智能AI(4o+吧,Cursor最好,否则时间会花在debug和复制粘贴上)+PDCA流程。
所谓PDCA,是指 Plan, Do, Check, Act 四个步骤,具体到编程上来,它是这样工作的:
1. 首先配置好测试环境,完成一个最基础的应用,确保它能运行。
2. 然后开始追加一个小需求(Plan),AI生成代码(Do)
3. 运行测试代码,评估是否正确(Check),提出改进意见(Act)
4. 再次生成代码,运行测试,直到该需求完成
5. 开始追加下一个需求。
PDCA循环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阶梯,保证我们可以小步快跑,远离幻觉。而在构建代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补全我们的认知树。
在独立开发领域,普通人和程序员将开始认知层的竞争。
程序员熟知的是编程相关的领域知识,一句「基于某某UI库构建界面」就可以让应用好看几十倍,在调试一些AI钻牛角尖的bug时,速度也会更快。
普通人往往在自己的主业领域拥有业务知识,而这些知识程序员很难了解,比如为啥一个电子木鱼会有那么多用户。
AI知道各种包含幻觉的领域知识,但它不会主动告诉你,得学会通过提问补全和验证。
我上次学习flutter是三年前,基本上忘完了。但我上周刚开发完一个flutter的RSS reader,整个过程没写一行代码。只是提问、apply、测试。
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