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了47岁保姆手中,红着眼眶说:“高姐,6个孩子和这个家就交给你了!”10年后,这对夫妻回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1966年,一群陌生人一拥而入,将正在家中沙发上坐着的刘致台和妻子许曼云押走。 一旁6个孩子,大的不过小学年纪,最小的还不会走路,茫然无措地望着父母被带走的身影,家中唯一的成年人,只剩下47岁的保姆高玉清。 那时的高玉清,丈夫早逝,两个孩子也没长大成人就夭折了,她被婆家赶了出去,娘家也避之不及,好不容易在刘家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命运却又一次将她推向风口浪尖。 走,还是留?高玉清的内心无疑是挣扎的,她并非刘家的血亲,没有义务承担这份沉重的责任,六个孩子嗷嗷待哺,生活开销巨大,仅凭她微薄的积蓄,如何能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更何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留下来的风险难以估量,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然而,高玉清最终还是选择留下,这份抉择,源于她对刘致台夫妇的感恩,也源于她内心深处那份朴素的善良与责任感。 她记得初到刘家时,许曼云的真诚与善意,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她饱经风霜的心,许曼云不仅给她提供了一份工作,更将她视作家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高玉清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这份恩情。 接下来的十年,是高玉清人生中最艰难的十年,她变卖了所有的首饰,用换来的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为了省钱,她几乎顿顿吃糠咽菜,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们,她起早贪黑地做各种零工,补贴家用,她用瘦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了这个家,成为孩子们唯一的依靠。 她用自己的爱和温暖,填补孩子们失去父母的空缺,高玉清就像一颗定海神针,守护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十年后,刘致台夫妇终于回来了,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他们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房子依旧干净整洁,孩子们也健康活泼,只是高玉清,原本乌黑的头发已经花白,原本挺拔的腰背也变得佝偻。 岁月的痕迹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是她十年辛劳的见证,也是她对刘家忠诚的最好证明。 许曼云出身大户人家,却没有半点大小姐的架子,她待人真诚,将高玉清视作亲人,给予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这种信任,是高玉清安心留下来的重要原因,她知道,即使自己不是刘家的血亲,刘致台夫妇也把她当作自己人,这种被信任的感觉,对一个曾经被家人抛弃的高玉清来说,弥足珍贵。 高玉清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刘致台夫妇和孩子们都对她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视她为家人,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高玉清的晚年生活,在刘家的照顾下,过得平静而幸福,她亲眼见证了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这份恩情,是对她一生辛劳的最好慰藉。 (文章信源:中国新闻网,2012.11.16,《拍客为成都版桃姐拍微纪录片 曾卖镯子贴补家用》)
女人的善良让她承担起来这个沉重的负担,因为她的付出让一家六个孩子能健康成长,虽然过得辛苦,没有这个善良女人的付出,六个孩子的命运将会很曲折艰难,她的付出就是得到一家人的尊重,而且能益养晚年,善有善报,好人一生平安,好人长寿。
请多报道这方面正能量事迹!弘扬中国心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