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汉纪•中宗孝宣皇帝.97 汉纪•4•5•6/37孝宣皇帝•考注:太后,于定国、张释之、张安世,许广汉; 一).汉纪•4/37孝宣皇帝•考注:太后, 【考注】 太后:太皇太后,上官氏皇后,西汉汉昭帝的皇后,生于公元前88年,公元前37年卒,终年52岁。上官安与霍氏之女,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与汉昭帝合葬于平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上官皇后于始元四年即公元前83年,被汉昭帝纳入宫中。初封婕妤,月余,立为皇后。汉昭帝元平元年即公元前74年,昭帝死,昌邑王刘贺为帝,尊上官氏为皇太后。刘贺被废,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尊上官氏为太皇太后。 二).汉纪•5/37孝宣皇帝•考注:于定国、张释之、张安世, 【考注】 ①、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于定国从小跟随父亲研习律法,担任过狱史、郡决曹等低阶官职,后因才智出众、办案有方升为侍御史,又升任御史中丞。汉宣帝时,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很受重用。因政绩卓著,后任廷尉,决狱审慎,罪有疑者皆从轻处理,时人比之张释之。甘露三年即公元前51年为丞相,封西平侯。元帝时,关东连年灾害,民多流亡,遂上书自劾归侯印、辞相位,罢官就第。后卒于家。 ②、张释之:字季,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西汉文帝时大臣。中国西汉法律家、法官。张释之祠,又名张公祠,位于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占地3697平方米。文帝时,以赀选为郎,十年未有升迁,后经爰盎推荐,任为补谒者。后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廷尉。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对文景之治的实现,有重要贡献。司马迁著《史记》,将其与冯唐合立《张释之冯唐列传》;班固《汉书》列入《张冯汲郑传》。 ③、张安世: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字子孺,汉武帝到汉宣帝时代的政治人物,西汉重臣。父亲是张汤,曾孙是张临,儿子是张放。张安世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记忆力强,任尚书令、光禄大夫。汉昭帝时,为右将军。汉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以为官廉洁著称。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长安区发现一处汉代高级别墓葬,经证实为张安世家族墓,墓中出土大量文物,墓葬级别堪比汉王。 三).汉纪•6/37孝宣皇帝•考注:许广汉 【考注】 许广汉:昌邑君,昌邑人,公元前117年出生,孝宣皇帝许平君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公元前61年去世,终年57年,谥曰戴侯,葬南园旁。汉武帝出游,从长安到甘泉宫,许广汉是其中的随驾人员,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事情被发觉,执法者将其定为盗窃,当处死刑,有诏令死刑犯可以选宫刑,于是许广汉便选择做了宦者丞。许广汉生平:昌邑今山东金乡人,汉宣帝刘询皇后父亲。汉武帝天汉四年即公元前97年,山阳郡改称昌邑国,封其子刘髆为昌邑王。当时,年仅20岁的许广汉为其侍从的郎官。髆乃音乐家李延年之妹所生,因早卒,武帝甚怜其子,出入经常带他跟随左右。一次,从武帝去甘泉,广汉在备马时,误取其他郎官的马鞍,被侍御官吏发觉,弹劾他盗窃上物,应该赐死。下诏定为死罪,暂囚于受宫刑的牢狱,听候处理。后来,改为徒刑三年,监外执行,被派到掖庭即皇宫的旁舍居住。刑满后,又当上了看管宫人的狱官。在上官桀之乱时,安排他到某间屋子找可以用来捆人的绳子,没有找到,别人却找到了,因此获罪,被判苦役。后来就做了暴室啬夫即小吏。这时正好与曾皇孙,即后来成为宣帝的刘询住在一起。刘询的祖父即戾太子、祖母史良娣及父刘进、母王夫人,于公元前91年因巫盅事起,皆被害。当时曾皇孙询只有数月,亦系狱中。五岁时赦免,无家可归。狱吏邴吉视其可怜,就托付史恭的母亲贞君抚养。贞君年老病故,又把曾孙收养于掖庭,遂与广汉同居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