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抗日将领杜聿明将军的长女杜致礼于1950年在美国留学时拍摄的照片,并在同年8月与同在美国深造的杨振宁结为伉俪,是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 1927年冬天的陕西,寒风中带着尘土的味道,军事将领杜聿明家中却是一片温暖和喜悦,在这个年末,杜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命,那就是杜致礼。 她的到来,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为这位军事家庭带来了不一样的温暖。 在杜致礼的记忆中,家里总是挂着父亲参战的各种奖章和荣誉证书,墙角摆放着他的军刀和帽子,这些都是他荣耀的象征。 而她的母亲,则总是在琴声中给她讲述各种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教她书法和绘画,希望她能在文艺上有所成就,不仅仅是一个军人的女儿。 尽管杜聿明公务繁忙,鲜少有时间陪伴在女儿身边,但每当他回家,总会带给杜致礼小小的惊喜——或是一本珍贵的书籍,或是从战场上带回的异国邮票。 杜致礼对这些礼物爱不释手,她从这些小小的礼物中,感受到父亲对她的爱与期望。 杜致礼的一生,从这里开始,逐渐展开了一幅跨越时代、充满色彩的画卷。 在西南联大附中的校园里,杜致礼的每一天都是充满了学习和探索的忙碌时光。 杜致礼特别喜欢早晨的校园,清晨的雾气缭绕在古老的教学楼之间,学生们带着书本和笔记,从宿舍走向教室,一派求知若渴的景象。 她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从钢琴的练习到芭蕾舞的课程,再到雕塑工作室里的创作,杜致礼在每一项艺术形式中都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热情和才能。 在这样的学术和艺术熏陶下,杜致礼不仅在艺术上获得了同龄人难以比拟的成就,她的学术生活也非常丰富。 她成为了杨振宁的学生之一,这位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家对她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 在杨振宁的物理课上,尽管物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杜致礼的思维敏捷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她能够跨学科学习和理解复杂的概念。 1946年对杜致礼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当年,她充满期待地踏入了北京辅仁大学的大门,主修中文文学。 她对文学的热情源自母亲小时候给她讲的无数故事以及她自己对阅读的喜爱。 在辅仁大学,她期望能深入研究中国丰富的文学传统,并对古典文学特别感兴趣。 她的学术生活很快被家庭悲剧所打断,淮海战役中,她的父亲被俘,这对家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随后,蒋将她的家人作为政治筹码,将其母亲和除她外的其他兄弟妹妹转移到台湾,试图用这种方式确保杜聿明的忠诚。 杜致礼因为已在大学就读而留在了大陆,最终独自一人前往美国求学,这让她不得不面对孤立无援的现实。 抵达美国后,杜致礼继续她的文学学业,这次选择了更为广阔的西方文学领域。 她被纽约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繁荣深深吸引,开始在卫理学院深造。 她的课程包括英国文学、美国现代诗歌和比较文学等,她尤其对比较文学充满兴趣,这让她能够将东西方文学传统进行对比和研究。 尽管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杜致礼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 她时常担心在台湾的家人,尤其是母亲和弟妹们的安全和生活状况。 生活在美国,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焦虑,这种情感常常在深夜里涌现,让她难以入眠。 她通过写信尝试与家人保持联系,但是信息的匮乏和不确定性常常让她感到无助。 1949年圣诞假期的一个寒冷傍晚,杜致礼独自走进了位于曼哈顿的“茶园”餐馆,这是一家小巧而温馨的中餐厅,以其地道的中国菜肴和舒适的环境,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中颇受欢迎。 她选择了一张靠窗的小桌子坐下,点了一壶热茶和几样家乡的小菜,希望能在这独特的节日气氛中,找到一丝家的温暖。 正当她沉浸在窗外飘落的雪花和街道上灯光的美景中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餐馆的门口,那是她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杨振宁。 杨振宁也注意到了她,两人的视线在拥挤的餐厅中相遇,带着惊喜和轻微的尴尬。 杨振宁微笑着走过来,问是否可以加入她。 杜致礼欣然同意,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熟悉感和安心感。 那晚,他们点了几道共同喜爱的菜肴,如宫保鸡丁和鱼香茄子,边吃边聊起在美国的生活和学术追求。 杨振宁已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而杜致礼在纽约的学习也步入了正轨。 话题从艺术到科学,从书籍到音乐,两人都发现彼此在追求知识和艺术表达上有着异乎寻常的共鸣。 随着晚餐的深入,外面的雪越下越大,餐厅里的热气和笑声让这冬夜倍感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杨振宁对杜致礼展开了热情而坚持的追求,每逢周末,不管多忙,他总会找时间来看望杜致礼,无论是共赏一场音乐会,还是一起访问美术馆,他们都能在共同的兴趣和理解中找到乐趣。 1950年,这段由尊重和爱慕铸成的关系终于开花结果,两人在纽约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的杜致礼并没有完全沉浸在家庭生活中,她在大学里教授中文,继续她的学术与教育事业。即使杨振宁因工作四处奔波,杜致礼也经常陪伴左右,或是在家中等待他的归来。 杜致礼的一生,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记录了一个女性如何在波折与挑战中,依旧保持着智慧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