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月,甘肃马莲河畔的水电站工地上,一个声音打破了平静:有人挖到‘龙骨’了!这话一出,整个工地瞬间沸腾起来。几个反应迅速的工人,紧紧抱着那看似神秘的“龙骨”,迅速朝着家里的方向狂奔而去…… 信息来源:《黄河象:尘封45年的绝版记忆》甘肃日报 甘肃,一片广袤而苍凉的土地,黄土深埋着无数秘密。1973年,合水县马莲河畔,一个普通的水电站工程,却意外揭开了尘封百万年的历史画卷,将一个沉睡的远古巨兽带回人间。 那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产业工人们汗水淋漓,机器声隆隆作响。突然间,作业的挖土机触到了一个异物,坚硬异常,并非岩石,而是一段庞大而光滑的骨骼。 现场顿时哗然,“龙骨出现了!是龙骨啊!”这样的声音迅速传播开去。项目指挥官姜登畔,一位经历丰富的老将,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马上命令停工,并对现场进行封锁,严禁任何人触碰或移动这些被神秘化的“龙骨”。 他清楚,这可能远超普通石块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历史文物,属于国家,属于岁月长河。他急忙派人向县级文化馆汇报情况,期待获得专家的指导。 文化馆的许俊臣,一位文物专家,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往事发地。 他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一眼便看出这些所谓的“龙骨”其实来头不小,是古生物留下的化石。消息层层上传,很快引起了甘肃省乃至中央级别的关注。 尽管保护措施迅速跟进,但还是有部分“龙骨”被当地居民带走。在那时,人们普遍以为“龙骨”是珍贵的草药,能滋补身体。 尽管姜登畔和他的团队尽力追回,但一些碎片还是流失了,让人痛心。 当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专家们迅速介入,与甘肃省博物馆、地方文化机构共同组建了考古队伍,与时间展开了赛跑。 四月初,考古团队抵达,开始了长达43天的挖掘之旅。 高原的干燥气候给挖掘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一点点的不小心都可能导致脆弱的化石破碎。 特别是巨象头骨,内部像蜂巢一样脆弱,考古队员们需要极其小心地使用灌胶和石膏进行加固,然后一点点剥离周围的泥土,如同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 随着挖掘的逐渐深入,巨象的牙齿、头颅、脊梁、肋骨、腿骨…… 一一显现,一个完整的巨象骨架逐步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古发现,更是一场穿越数百万年的对话,为人类揭示了远古生物的宏伟与壮丽。 黄土高原发现远古巨象的消息,像野火般蔓延至乡里。每天都有大批的群众前来围观,工地变得如集市般热闹。 最盛时一天有超过三千人涌入,当地的交通与餐饮业繁忙异常甚至比过年还热闹,这场考古挖掘不经意间成了一次全民科学普及活动。 在发掘任务落下帷幕后,如何将这头巨大的化石安全送至首都北京变成了一项挑战。 这头巨象的化石被打包进12个体积庞大的木箱中,每个箱子都有3吨重,而发掘现场位于偏僻之地,周围并没有通往城市的公路。 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地居民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团结与力量。数以百计的村民,自发集结起来,仅用时三日便建成了一条长500米的临时道路,他们依靠双手和简陋的器械,为人类历史开辟了一条通往古代的通道。 “东方红”牌拖拉机发出阵阵轰鸣,缓缓拉动装有化石的大箱子登上了公路。 接着长庆油田伸出援手,派出两辆重型卡车将化石运往西安火车站。从合水县到西安,再至北京,这一路的接力运输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也汇聚了无数人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 化石到达北京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的专家们开始了细致的修复作业。 他们像操作巨型拼图般,将一块块化石精密拼接,并使用钢筋对其进行加固,使得这个已经沉睡了三百万年的巨兽得以在技术上“站立”起来。 经过专家们细致的研究,确认这头古兽属于剑齿象家族,鉴于其在黄河流域被发现,故命名为“黄河象”。 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度达到3.03米,是全球已知的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 黄河象的出土不仅仅是考古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它如同一扇通向史前世界的独特视窗。 这一发现证实了今日甘肃陇东地区的过去并非一派荒芜,而是拥有温暖湿润气候、草木茂盛的美丽草原,是剑齿象生活的理想之地。 从黄河象牙齿的磨损程度可以推断,它可能是一头寿至百岁的“老者”,可能在遭遇不幸,如陷入沼泽或河流中,被迅速掩埋从而形成了如此完整的化石。 化石中尾椎骨的缺失,或许是在营救过程中被同伴不慎扯掉。 黄河象化石的问世震撼了世界考古界,它不仅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研究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1974年,黄河象化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首次展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作为传递友谊的文化使者,黄河象化石足迹遍布上海、天津、兰州等城市,甚至远渡海洋,在世界各地展出,让更多的人们得以一窥那些尘封已久的史前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