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天,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敲开了周总理办公室的大门。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周,你说过建国了就要给我签发公民证的。”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开国大典,一个新时代开启的标志。全球目光聚焦于此,新中国,成了世界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在这历史性的时刻,两位美国人,一个医生,一个记者,他们的命运早已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他们的故事,不只是个人选择,更是时代洪流下的个体缩影。
乔治·海德姆,后来为人熟知的马海德,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普通家庭。八岁那年的一场流感,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从医的种子。
从北卡罗来纳大学预科到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马海德一路求学,最终获得皮肤科博士学位。
1933年,一则关于中国热带皮肤病肆虐的新闻报道,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放弃了衣锦还乡的舒适生活,也放弃了环游世界的浪漫计划,毅然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
在上海,马海德开设诊所,收费低廉,甚至经常免费为穷人看病,还接济一些生活困难的病人。他的善举引起了进步人士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宋庆龄。通过与宋庆龄的接触,马海德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同共产主义理想。
另一位美国人,埃德加·斯诺,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他关注中国革命,也希望改善中美关系。为了获得一手资料,他扛着摄像机走上北平街头,记录学生运动。
然而,一连几天,他都没有找到关于中国革命的有效信息。在朋友的建议下,斯诺决定前往陕北,采访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出发前,他听说这次旅行“不好搞”,内心忐忑不安。
1936年,在宋庆龄的安排下,马海德和斯诺一同前往延安,与中共领导人会面。深入的交流,让他们对中国革命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马海德被红军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深吸引,他意识到中国才是他实现医生梦想的地方,于是决定留下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在延安,马海德积极参与医疗救助工作,深入考察苏区医疗卫生状况,撰写调查报告,为中央改进医疗卫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他不仅救死扶伤,还致力于培养医疗人才,为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为邓颖超治疗肺结核,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想方设法改善病情。他还悉心照料王稼祥的健康,为他治疗多种疾病,并时刻关注他的身体状况。
斯诺在延安的访问,让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将所见所闻写成一系列报道,向西方世界展现了真实的中国革命。
他的作品,如《红星照耀中国》,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的窗口,也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更多国际支持。
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海德获得了新中国第一张发放给外国人的公民证,这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肯定,也象征着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
他向周恩来总理提起了当年加入中国国籍的愿望,周总理欣然应允,并亲自签发了公民证。马海德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致力于防治皮肤病和麻风病。
并在1953年提议成立了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担任中国麻风病防治中心主任。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前,他仍然坚定地表示,如果重新来过,他依然会选择这条道路。
斯诺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直关注着新中国的发展。1970年,他再次访问中国,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并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他的报道,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了解中国的热潮,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马海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