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都必须按照敲诈勒索罪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否则,讹人乱象永远得不到解决,做好事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你曾经遇到过老人摔倒却犹豫是否伸出援手吗?你有没有想过,因为不敢扶,可能就错失了一个做善事的机会?这种犹豫,正是“扶老人被讹”事件带来的社会恐慌。 这一现象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成为社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举个例子,南京彭宇案曾经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老太太在公交站摔倒,彭宇见义勇为,上前搀扶并送她就医。 然而,老太太却反咬一口,声称彭宇将其撞倒,并要求赔偿,最终法院判决彭宇支付40%的赔偿款。这起案件不仅让彭宇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也让公众对“扶老人”这一本应是正义之举的行为产生了恐惧。 随着类似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视而不见,生怕自己也被误解,甚至被讹诈。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李玫瑾教授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 她在2024年公开提出,针对“扶老人被讹”的现象,必须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她建议,对于那些因扶助老人而被要求天价赔偿的案件,应当按照“敲诈勒索罪”进行起诉,即便不能判刑,也应处以高额罚款。 李玫瑾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制止讹诈行为,恢复社会信任。 李玫瑾的这一建议直击问题的核心:法律的威慑力过弱,导致讹诈行为频繁发生。很多人心知肚明,即使他们做了好事,也可能面临莫名的麻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加强对不法行为的打击,更需要通过法律来保护那些勇于做善事的人。 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从“界限感”开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甚至法律的执行,都应当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因一时的图利伤害社会信任。 李玫瑾提到,社会的道德基础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然而,讹诈行为的猖獗,正是对这一基础的严重侵蚀。通过加强法律的惩戒力度,能够有效地恢复这种信任,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因害怕遭遇不公而选择袖手旁观。 其实,这种对社会信任的恢复,不仅仅是法律的责任,更是每个家庭教育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贾语凡在讨论家庭教育时提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当明确责任的界限。 很多父母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常过度干预孩子的独立成长,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和自主性。对于“扶老人被讹”的问题也是如此,父母如果没有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明知责任的边界,孩子长大后就可能对社会的规则缺乏敬畏,甚至可能走向不道德的道路。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不教孩子明辨是非,不给他们立规矩,那孩子可能会在社会上面对诱惑时,不知道如何判断对错,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而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感和界限感,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形成对社会的冷漠,甚至破坏社会的秩序。 李玫瑾提出的建议不仅仅是从法律层面着手,而是希望通过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作,让每个人从小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恢复社会的信任,鼓励更多人伸出援手,做好事,而不是因担心遭遇讹诈而选择不作为。 一个充满信任的社会,才能让每个人都感到安全、温暖。当法律和教育共同作用时,社会的正能量才会得以传递,恶性循环的讹诈行为才能逐渐被遏制。而这一切的改变,正是从每个家庭开始,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明确的责任界限开始。 李玫瑾教授的建议,给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强法律的惩罚力度,恢复社会信任,同时推动家庭教育的改善。这样,社会的道德基础才能逐步恢复,更多的人才能在做善事时不再心生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