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同志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期,曾向中央提议,减少向外国的援助,当时曾受到了批判,他现在看来是无比正确的,比如,越南和阿尔巴尼亚,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中国老百姓尚吃不饱肚子,而对越南援助的化肥,大米等大批物资,在越南的仓库里堆积如山,令人唏嘘不已,然而,阿尔巴尼亚更令人震惊,对阿尔巴尼亚援助的大批物资,其中棉花,化肥,水泥等,阿方对中方援助的物资根本就不当回事。 1906年,王稼祥出生于安徽普通农民家庭。年轻时,受家庭熏陶,他有着较为优越的学习条件,并且展现出了不凡的学习天赋。尽管家庭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王稼祥却执意投身求学之路。随着对社会动荡不安局势的认识加深,他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改变国家的政治面貌,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的疾苦。这一觉醒的思想,促使他加入了反帝爱国的行列。 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在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对中国革命的深入了解,王稼祥的理想逐渐从理论上的探索转向实践,他决定亲自参与到党的实际工作中,开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宏大目标贡献力量。 1929年,王稼祥前往苏联进修,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深造期间,他不仅系统学习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还成为了一名讲师和研究员。学成归国后,他带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党的工作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初入革命工作时,王稼祥过于依赖理论,忽视了实践,然而通过深入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他迅速意识到,只有亲自投入到最基层的革命斗争中,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理论。 1931年,王稼祥被党中央派遣前往中央苏区,加入了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工作。在苏区,他第一次与毛泽东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了毛泽东的革命战略与军事思想。尤其是毛泽东的“游击战”理念,令王稼祥深受启发。在王稼祥的眼中,毛泽东不仅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官,更是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灵活应变的战略家。这段时间,王稼祥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逐渐放弃了单纯的教条主义,开始认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到达贵州遵义,这一时期,党中央正面临重大决策,党内一些领导人坚持“左倾”路线,而毛泽东的指挥受到挑战。正是在这种关键时刻,王稼祥站出来,坚定支持毛泽东,力挺他继续掌握红军的指挥权。在会议上,王稼祥给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票,直接影响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稳固,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日后所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给予了关键的一票。” 然而,王稼祥的革命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红军长征途中,他因在一场轰炸中受重伤,几乎丧命。重伤后的王稼祥被送往瑞金治疗,他的伤势严重到无法忍受手术麻醉,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长达8小时的手术。即便如此严重的伤痛,也没有阻止他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长征结束后,尽管健康状况堪忧,王稼祥依然担任了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继续为国际间的革命联系和合作出力。 在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的身体逐渐严重,伤病缠身,但他依旧不愿离开工作岗位。上世纪50年代,他以中国驻苏联大使的身份,致力于中苏关系的建立与巩固。尽管健康每况愈下,他依旧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献力,直至1972年,年近七旬的他在病痛中依然渴望重返工作岗位。他写信给周恩来,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国家贡献余力的愿望。毛泽东得知后,对他表示深切的关怀,并安排他承担外事调研的任务。然而,命运弄人,王稼祥的身体最终未能支撑他完成这一愿望,1974年1月,他因心脏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