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河南焦作东王封村,村民为证实祖坟有700年历史,竟自行挖掘,不曾想,一开始就挖出了各色陶俑!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墓主人居然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御医!” 参考资料:胡岳潭作;徐德亮总主编. 到元朝打卡生活[M]. 2021 靳煌,出生于金末元初的中原地区,家族世代以医学为业。自幼,他便对家中医书充满兴趣,经常跟随父亲出诊,观察并学习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 靳家医术以中草药和针灸见长,同时吸收了周边游牧民族的医疗传统。这样的成长环境,为靳煌后来的医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中原地区处于金元交替的动荡时期,靳煌不仅目睹了战乱对普通百姓的侵害,也深刻感受到医疗资源的匮乏。 十几岁时,他因家乡瘟疫失去了亲人,这件事激励他立志成为一名高明的医者,救助病患,减轻苦难。 靳煌不仅钻研医术,还对儒家经典、道家养生学以及佛教医学有所涉猎,形成了独特的医疗哲学:人体为天地的一部分,治病不仅在于疗伤,更要调和身心,恢复与自然的和谐。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并开始推行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政策。靳煌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参与了朝廷举办的医学比试。 凭借其独特的诊断方式和药方,他在比试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到忽必烈身边担任御医。 在宫廷中,靳煌不仅负责治疗皇室成员的疾病,还主导了一系列医疗改革。 他倡导设立医馆、推广卫生知识,并尝试将汉族的中医理论与蒙古的传统医疗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医疗水平。 他最著名的一次医疗贡献,是治疗忽必烈因长期劳累导致的“内热头风”——一种慢性偏头痛疾病。 “内热头风”是指一种因体内热气积滞,引发的慢性偏头痛,患者常常感到头部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了忽必烈的日常政务,还令他身心疲惫,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健康和决策能力。 忽必烈作为一位长年征战的帝王,极度劳累,常常在长时间的战斗、政治斗争和治理事务中忽视了自己的身体。 久而久之,他便陷入了这种头风病的困扰。多位宫廷医生虽然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都未能治愈,甚至病情时好时坏,皇帝深感焦虑。 直到靳煌的到来,情况才发生了转机。靳煌深入了解了忽必烈的病情,细心诊断后发现病因与体内积热和气血不畅有关。 他并未急于开药,而是采取了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案,结合了针灸、草药调理和药浴的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忽必烈的病情有了显著的好转。头风症状逐渐缓解,体力恢复,精神焕发,甚至可以继续处理政务。 靳煌的治疗方法获得了皇帝的高度认可,深得其信任。从此,靳煌被尊封为“宫廷御医”,并被任命为“太医令”,成为元朝朝廷中的重要医务官员。 靳煌不仅是一名高超的医生,还是一位出色的学者。 他花费多年编写了《御药全书》,这本书总结了元朝时期宫廷医疗的经验,并将汉族、蒙古族、藏族等不同医学流派的知识融为一体,成为后世医者的重要参考。 书中包含的内容广泛,从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到养生之道,从妇儿科知识到瘟疫防控,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靳煌特别强调“医者仁心”,认为医生不仅要掌握医术,还应具备高尚的品德。 尽管在宫廷中地位显赫,靳煌始终保持着医者的谦卑和初心。 他在晚年告别了繁华的大都,返回家乡东王封村,致力于为普通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他经常骑着马走乡串村,为贫困家庭免费诊治,并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徒弟。 传说靳煌去世后,村民们为了纪念他,将其安葬在村中的一块风水宝地,并在墓地附近种满了中草药,寓意他对医学的无私奉献与传承。 在靳煌去世700多年后,2007年的一次考古发掘让他的名字再次引起关注。 焦作东王封村的村民为验证祖坟历史,自行挖掘墓地,却意外发现了大量陶俑及其他文物。在国家文物部门的进一步考察中,确认墓主人正是元朝的宫廷御医靳煌。 考古学家在墓中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靳煌生平及其主要医术成就,还记载了他在晚年时对乡邻的无私帮助。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元代医疗史的空白,也为后人研究元朝时期的社会与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血栓了
因为当地要平坟,后人无奈,自己挖了,证明是文物,然后不平了,保护起来了
华佗治曹操的头风要开瓢,结果自己被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