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很闭塞,湘西就更闭塞,但闭塞的地方,不见得就不能出人才,湘西就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熊希龄,一个沈从文。大约,在这样山清水秀的所在,天地之灵秀所钟,就会有奇迹发生。
古人有以籍贯称人的习惯,比如曾国藩被称为曾湘乡,李鸿章被称为李合肥。所以,湘西凤凰厅出来的熊希龄,又被称为熊凤凰。这就比什么湘乡与合肥强多了,大有一语双关之含义,没有问题,在当年,熊希龄的确被人视为人中之凤凰。然而,跟熊希龄有亲戚关系的沈从文,就不能被人叫做沈凤凰,因为他已经是新式作家了。
熊凤凰从小就有神童之名,14岁中秀才,19岁中举,20岁出头就中了贡士(未参加殿试的进士),下科殿试后点了翰林。只是,甲午的战败让这个从山里飞出来的凤凰,没有按照传统的仕途爬上去。转身投奔了先进人士热衷的改革事业,在戊戌维新期间,在湘抚陈宝箴的麾下,他在家乡干得热火朝天,创办时务学堂,聘梁启超做总教习,被一干保守人士嫉恨,革命之后,落得了回原籍交地方官管束,永不叙用的处分,直到朝廷新政,才被开复。
熊希龄的事业的高光时刻,是在民国,人家正经八本,在民国做过一任总理的,在家乡人看来,那就是当朝宰相。湖南的曾国藩和左宗棠虽然都是大学士,有中堂(宰相)之名,但仅仅是之名而已,并没有真的做过宰相。所以,民国期间,在京的湖南籍人士中,熊希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领袖。只是,跟曾国藩和左宗棠相比,人家有打平长毛的事功,可熊凤凰的一任总理,好像无声无臭,真要论事功,似乎他退出政坛之后办的香山慈幼院,到算是一个。再就是在66岁上,娶了33岁的洋学生毛彦文女士,称为一时的佳话。俩事儿加起来,好像也没什么。
其实,熊希龄一生最大的事功,应该是参与设计和推动了1920年代的湖南联省自治运动。在京的湖南人士中,他对这个事业贡献是最大的了。没有他的支持和协助,这个举步维艰的事业,也许还没起步,就会胎死腹中的。所以,尽管在湖南,熊凤凰的名声,还不及曾湘乡和左湘阴,但是,他也算是一个排在这个国家前列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