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吃药,不如双桥老太太一脚。”1965年某天,邓颖超腰部严重扭伤,躺在床上动弹不了分毫,用了许多方子都不见好转,没了办法的周总理,只能把当时鼎鼎大名的女中医请进中南海。 20世纪初,河南开封的一个普通村庄,罗有明出生于此。不同于其他孩子,她从蹒跚学步起,便与中医正骨结下了不解之缘。罗氏家族世代行医,正骨技艺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三岁的罗有明,就在奶奶的指导下,开始接触这门古老的医术。十岁时,她已成为奶奶得力的小助手,在诊疗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几岁时,一场意外让罗有明崭露头角。一位被牛撞伤、骨盆破裂的病人被送到罗家,乡亲们都束手无策。 面对这危急情况,年轻的罗有明却毫不慌乱,她沉着冷静地观察伤情,凭借着对骨骼结构的精准把握和娴熟的手法,成功地缓解了病人的痛苦。这件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也让罗有明小小年纪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 战乱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中断罗有明对医术的追求。她跟随丈夫王治忠,在军队中为受伤的战士们提供医疗救助。 战场上的残酷环境,磨砺了她的医术,也坚定了她救死扶伤的信念。这段特殊的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临床经验,也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 1956年,邓颖超同志因工作劳累过度导致腰部扭伤,多方治疗未果。周总理找到了罗有明。彼时,她还没有正式的名字,街坊邻居都称呼她为“老王家的”。 罗有明没有丝毫的拘谨,直接为邓颖超同志诊治。她简单地触诊后,便以其独特的正骨手法,迅速缓解了邓颖超同志的疼痛。 这神奇的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周总理更是赞叹不已,并亲自为她取名为“罗有名”。而罗有明,这位朴实的医者,却谦逊地将“有名”改为了“有明”,她说:“有点明白人理儿就行,名不名的无所谓。” 此后,“罗有明”这个名字,连同她精湛的医术,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她在北京双桥开设的诊所,也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定心丸”。 诊所的环境简陋,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只有一口大锅,每天清晨,罗有明都会早早起来,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熬上一碗热腾腾的面粥。这碗简单的面粥,不仅温暖了患者的身体,更抚慰了他们焦急的心灵。 罗有明坚持自己的行医原则:中午必须午休,晚上必须下班。有人劝她延长工作时间,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但她却认为,只有医生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这种看似“任性”的做法,反而赢得了更多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1974年,周总理亲自批示,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正骨学习班,罗有明作为经验丰富的骨科老前辈,担任了主讲。 当时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年轻的医生们,并谆谆教诲:“正骨不只是技术,更是一门关乎心灵的艺术,要一心一意为病人着想,切勿心存贪念。”这番话,体现了老一辈中医人对医德的重视,也成为了年轻一代医生们学习的榜样。 如今,罗有明的孙女罗素兰,继承了家族的衣钵,并致力于将罗氏正骨发扬光大。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设立了罗有明名医研究室,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学习班、发表文章、运营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推广罗氏正骨,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这门传统医术。 罗氏正骨的传承,既延续了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也结合了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罗素兰认为,传承的关键在于选拔合适的传承人。 并且她强调“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医生的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即使天资稍逊,只要品德高尚,就能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有所成就。 在人才培养方面,罗素兰主张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方式,深入理解正骨的原理和手法。 最终能够独立分析、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她深知,培养一个合格的正骨医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 罗有明的一生,是中医正骨传承的缩影。她用自己的一双手,不仅治愈了无数患者的病痛,更将罗氏正骨的精髓传承了下来。她的一生,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大爱,也展现了老一辈中医人对中医事业的执着追求。 中医正骨术,作为中医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这标志着中医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大的认可。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像罗有明、罗素兰这样的中医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医正骨术必将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罗有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位医者的传奇,更是一曲关于传承、奉献和医者仁心的赞歌。这首赞歌,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继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人民网
国医圣手
中医中药能治病于防患于未然,平时注重人身体保养 调节,这样就能节约大量医药资源,更有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希望国家层面长期、大力支持中医中药,让国术推陈出新、 采纳精华、愈发光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