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突然提出要去天安门,当车子驶过天安门时,他突然哽咽着问妻子:“你说,30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妻子听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1986年的某一天,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在病床上沉默许久,突然提出一个请求:“我想去天安门。”他的声音微弱而坚定,仿佛那里承载着他未尽的心愿。 当车子缓缓驶过天安门,邓稼先感受到那一片历史的厚重,心中涌起无数感慨。他转向妻子,声音哽咽:“你觉得,三十年后,还有人会记得我吗?” 话音在车厢内回荡,妻子的心被重重一击,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邓稼先的心情和对未来的忧虑深深刻印在这座历史见证者的面前。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邓以蛰是知名的国学专家,从小就对他要求很严格。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为邓稼先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孩子特别聪明,三岁时就能认字,五岁就上了小学。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辗转求学,最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这所汇聚了中国顶尖学府的大学,成为了他科学梦想的起点。 1948年,这位学者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普渡大学开始了他的深造之旅。短短23个月就拿到了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娃娃博士”。 这段经历让他学术根基更扎实,也让他对全球科学进展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投身国家建设埋下了伏笔。 在北大,邓稼先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许鹿希。他们的相遇并非偶然,两人的父亲是莫逆之交。他们因为共同的出身和相近的理念而相互倾心。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爱意慢慢滋生。 1953年,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后日子过得挺美满,但很快,邓稼先就得面对一个能改写他一生的选择。 1958年,钱三强找到他,希望他加入一个绝密的科研项目——研制原子弹。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选择。 邓稼先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知道,这是他报效祖国的最佳时机。面对这个选择,邓稼先内心也充满了矛盾。 妻子许鹿希有自己的工作,孩子还年幼,他将不得不离开他们,去一个未知的地方,从事一项不能透露的工作。这对于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来说,是多么艰难的抉择。但是他还是决定说实话,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老婆。 许鹿希理解丈夫的理想和抱负,她知道,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她选择挺丈夫,尽管这样一来,家里的大事就得自己一个人扛了。 告别了妻子和孩子,邓稼先踏上了前往罗布泊的征程。等待他的,是茫茫戈壁,是艰苦的生活,更是巨大的挑战。 他们在那片荒芜之地,和几个年轻人一块儿,从头开始,打造了一个试验场地和实验室。环境很艰苦,他们得应对缺物资、技术老套等问题。邓稼先没退缩,带领大家拼了命地干,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了技术难题。他直接加入实验,深入前线,和团队一起努力。 1959年,他确定了原子弹研究的主攻方向,并立下军令状,要在8年内研制出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岁月里,邓稼先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家人。他一头扎进了科研里,不分昼夜,节假日也不休息。他压力很大,可他一直没想过要放弃。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刻,所有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甜美的笑容。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没有休息,紧接着又投身到了氢弹的研发中去。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这两次核试验让我国的国防更强大,同时也让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高了。邓稼先及其团队因此得到了国家的一万元奖金奖励。 邓稼先获得了他人生中金额最多的奖励,那就是20块钱。这20元,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对他们工作的最高肯定。 但是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且这种伤害无法恢复。 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患有直肠癌。病魔的侵袭,并没有击垮他的意志。他依然关心着国家的核事业,关心着团队的未来。 临终之际,他回到了爱人和孩子的身边。他提出想去天安门广场,再看一眼毛主席像。站在广场上,他感慨万千,他为国家奉献了一生,却从未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 他握着妻子的手,问出了那个让人心酸的问题:“30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 许鹿希坚定地回答:“会有人记得的。”邓稼先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和科研事业。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选择了回国效力。他低调行事,默默付出,为祖国筑牢了坚固的核保护伞。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妻子的怀抱中安详离世,享年62岁。他临终前说得让人动容:“我不喜欢枪炮,但我更渴望和平。可为了守护这份和平,咱们得有武器。”即便死后还能复活,我还是会选中国,继续投身核能事业。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邓老,多少年后,人们依然会记得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