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看了自己的照片后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这个一向不修边幅的人拍出的照片会有这么好看。” 斯诺,1905年生人,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他的外祖父母分别是德国和爱尔兰移民,他自己的童年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做过农民,当过铁路工人,还做过印刷学徒,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对底层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用笔记录时代,为民众发声。 1928年,他来到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也是充满挑战的。 当时斯诺最初在上海工作,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以及《芝加哥论坛报》记者,后来又辗转中国各地,包括东北地区,试图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现状。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着一些深刻的变化,而他,或许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几年后,斯诺在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这为他深入观察中国社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1936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前往陕甘宁根据地,采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这是一次充满未知的冒险,因为当时的陕北,对外国人来说几乎是禁区。 经过长途跋涉,斯诺终于抵达陕北。在保安县城,他见到了毛泽东。彼时的毛泽东,刚刚领导红军完成长征,虽然略显疲惫,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当时斯诺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智慧的领袖。这次会面,不仅仅是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相遇,更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 当然斯诺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更是试图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 1936年7月13日,斯诺得到一个难得的机会,为毛泽东拍照。当时毛泽东的形象,与人们印象中的领袖形象略有不同:头发略长,略显疲惫,和长征的艰辛不无关系。 并且斯诺认为,这样的形象并不适合公开发表。斯诺想让毛泽东戴上帽子,于是拿出了自己刚领到的新军帽给毛泽东戴上。戴上军帽的毛泽东,精神焕发,更显领袖风范。斯诺迅速按下快门,捕捉到了这珍贵的一刻。 这张照片,日后成为了毛泽东最经典的形象之一,也被称为“八角帽红星照”。这张照片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斯诺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理解的体现。 1937年1月25日,这张照片刊登在美国《生活》周刊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照片中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目光坚定,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自信和决心。 斯诺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的头颅值25万大洋。”这句话,既点明了毛泽东在当时中国的地位,也暗示了中国革命的严峻形势。 这张照片,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形象,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革命。照片的广泛传播,让毛泽东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之一。 斯诺与毛泽东的交往,并非仅仅停留在拍照层面。在陕北的四个月里,斯诺多次与毛泽东进行深入交谈,讨论中国革命、国际形势等各种话题。 毛泽东向斯诺讲述了自己的童年、青年经历,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斯诺认真聆听,并用笔记下这些珍贵的资料。 他发现,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远见的思想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中国未来的展望,都让斯诺深感钦佩。 离开陕北后,斯诺开始整理他在根据地采访的素材。1937年2月,一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书问世。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笔触,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窗口。这本书的出版,也让斯诺的名字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斯诺与毛泽东的相遇,不仅仅是两位个体之间的相遇,更是一段跨越国界的友谊的开端。斯诺用他的笔和镜头,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也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至今仍被视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著作。 斯诺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国界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该成为阻碍人们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障碍。真正的友谊,可以跨越山海,穿越时空。 信息来源:学习时报——红星照耀中国:一张经典照片中的红军八角帽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