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很抠门,经常用发霉的点心招待客人,黄永玉第一次登门拜访齐白石,他竟然端出两

文山聊武器 2024-11-20 20:49:09

齐白石很抠门,经常用发霉的点心招待客人,黄永玉第一次登门拜访齐白石,他竟然端出两碟坏了的点心招待黄永玉,黄永玉的脸都快挂不住了。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为白石山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和艺术家。他出生于1864年1月,地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星斗塘。 自幼承受着家庭的贫困压力,齐白石6岁起便随外祖父学习书法和绘画,14岁时更是开始向一位雕花木工师傅学艺,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成年后的生活中,齐白石曾一度放弃了传统木匠的职业,转而拜师学习绘制人物肖像,靠绘画肖像为生。他的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许多波折。 36岁时,齐白石曾在莲花峰下的“百梅书屋”专心致志于诗歌和绘画的创作,此后因好友的邀请,他开始四处旅行,传授绘画知识,同时也拒绝了通过捐官途径得到的仕途机会,选择继续追寻艺术的真谛。 在艺术探索的旅途中,齐白石的足迹遍及南北,最终选择在北京定居。他的作品以生动的花鸟画、乡土景观和山水画著称,尤其是他对虾的描绘更显生动,这源于他童年时期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在他晚年,他的画作《牡丹》成为了他一生艺术旅程的终结标志。 尽管齐白石的名声在晚年才逐渐建立,他的一生却是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缩影。他曾收徒众多,包括名人梅兰芳和新凤霞。在文化交流方面,齐白石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赞誉,在国际上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如毕加索等国际艺术巨匠对他的技艺表示赞赏。 齐白石出身贫苦,早年的生活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消费观念。即便成名后,齐白石的生活习惯并未有太大改变,他仍旧保持着朴素甚至吝啬的日常生活方式。在他的家中,接待来访的客人时,常常仅提供最基本的茶水,而常规的茶点和水果等招待则被省略。 这种接待方式与当时的社会习俗有所出入,通常情况下,主人会提供茶点和水果,并在交谈中进一步表示好客,有时甚至会邀请客人留下共进便餐。 齐白石的这种待客方式,让不少初次拜访的客人感到意外甚至困惑。因此,熟悉他习惯的人在带领新客人前往拜访时,往往会事先说明情况,以避免客人因未能预见到这种简朴甚至于看似不礼貌的接待方式而感到不适或失礼。 黄永玉特别喜爱绘画,经常请求好友李可染介绍他与大师齐白石见面。某日,李可染终于答应带黄永玉拜访这位艺术巨匠。 走进齐白石的家,黄永玉立刻被眼前的环境所吸引。房间内井然有序,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墨香。他被李可染引导至画室,那里墙壁上挂满了齐白石的作品,从飞虫到草木,无不生动传神,显示出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一幕让黄永玉陶醉其中,几乎忘记了时间。 齐白石看到黄永玉如此投入,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便邀请他坐下来仔细观赏。画室里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齐老不时地与黄永玉分享画作背后的故事和画技技巧。这些交流对黄永玉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验。 随后,齐白石为了表达对客人的敬意,从一个精致的小柜中拿出了准备好的点心。尽管点心看起来并不新鲜,一碟花生和一碟已经切分过的月饼表明它们可能已经摆放了一段时间。 齐白石的这一举动,并不是真的要招待客人品尝,而更多的是一种传统的礼节。黄永玉对此心知肚明,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品尝的意图。 两人的对话主要集中在绘画技巧和艺术理念的交流上,黄永玉向齐白石请教了许多绘画中的疑难问题,齐老也毫无保留地一一解答,使得黄永玉受益匪浅。当天的交流让黄永玉对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艺术上的启迪是他此行的最大收获。 天色已晚,黄永玉和李可染告别了齐白石。他们边走边谈论着一天的经历,对那些“古董”点心也只是会心一笑。 齐白石的个人生活简朴,即使在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价值连城时,他也未曾改变初心,维持着谨慎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曾遭受政治运动中的非难,甚至墓地一度被破坏,但最终他的墓地得以安置在北京海淀的郊区,确保了他在历史中的尊严和地位。 参考资料:黄永玉著. 《比我老的老头》 2020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