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熙之死,有个版本在雍正初年便广为流传:康熙晚年选定的储君人选是大将军王允禵

朋晟聊历史 2024-11-20 22:03:56

关于康熙之死,有个版本在雍正初年便广为流传:康熙晚年选定的储君人选是大将军王允禵。康熙病重后,曾下旨将允禵从甘肃召回,但圣旨被隆科多藏匿。康熙没料到自己会突然驾崩,隆科多则趁机矫诏拥立后来的雍正为帝。 在这个说法基础上,后来又演绎出许多具有深宫秘闻意味的流言:康熙原本要传位十四阿哥,雍正将十改成了于,就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雍正给康熙进了一碗毒参汤,康熙喝了就驾崩了;雍正即位之后,将允禵召回囚禁,太后盛怒之下,撞柱而亡,以死控诉雍正的不孝不仁不义。 这些说法到底有几分可信的东西,要弄清楚,必须去追问一个问题:康熙驾崩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当事人就那么几个,死的死,禁的禁,只有雍正本人说过这个事。 在这个问题上,雍正的说法肯定是经过推敲粉饰的,未必可信,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去看看雍正是怎么说的。 要知道雍正有些话痨,话一说多,就容易出现纰漏,况且雍正因为各种场合的需要,还不止一次地说过。 雍正第一次系统讲述康熙驾崩当天的事情是雍正六年十一月,当时曾静案发,岳钟琪把曾静所说的“雍正十大罪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佞,原封不动地奏报了上去,雍正怒不可遏,写了长篇大论,来驳斥“十大罪状”,其中就写到了康熙驾崩时的情景——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雍正奉命代祀天坛。 康熙身体不好,在畅春园养病。 十三日,康熙急召雍正赶往畅春园。 雍正还没赶到,康熙便将三阿哥允祉、七阿哥允祐、阿其那(八阿哥允禩)、塞思黑(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䄉、十二阿哥允祹、十三阿哥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召到御榻前,口谕道(注意,这几句话是康熙躺在病榻上说的,并不是写好的纸本谕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五阿哥允祺到孝东陵行礼去了,还是四个年小的阿哥在寝宫外,没有听见。 雍正赶来后,康熙只说病重召他回来,其他的没说什么,也没提要传位于他。 到了夜里戌时,康熙突然驾崩。 随后,隆科多口述康熙遗诏,三阿哥等人即向雍正叩首,现场无异议。 后来,大家就按照雍正吩咐,各忙各的,料理康熙后事去了。 雍正十年二月,《康熙实录》告成,比起雍正之前的讲述,《实录》在记述康熙驾崩时,最重要的一处差异是增加了时间点的记述—— 康熙病危,急召雍正赴园的时间是夜里凌晨一点到三点间;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在康熙御榻前听口传遗命的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雍正赶到畅春园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康熙驾崩的时间是晚上七点到九点。 乾隆六年十二月,《雍正实录》告成,这时距离康熙去世已过了近二十年,亲历者大多已经故去,关于康熙之死的记述,它最重要的差异是把《康熙实录》中雍正受召以及抵达畅春园的两个时间点给删除了。 综合这三个时间点,三种记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重要信息—— 第一、康熙在临死前几天就有了病势加重的感觉,他没有向任何人隐瞒病情,在他身边的人,都应该知道,因此对他的驾崩,也都有心理准备。在离世的最后一天,康熙神志还是比较清醒的,还能亲自下达口谕,和人说话。 第二、康熙去世当天,大多数皇子都在畅春园附近居住,雍正那些天因为住在天坛,离畅春园较远,所以来的比较晚。但蹊跷的是,他来了之后,无论是跟他走的近的还是走的远的,都没告诉他康熙已选他接班这件至关重要的事。 第三、现场听到康熙说要传位给雍正的,主要是七位成年重要的皇子以及唯一的异姓大臣隆科多,当然,现场服侍康熙的太监、宫女、御医,也可能听到。 第四、康熙宣布传位给雍正,只有口谕,没有写好的遗诏。现如今,在一些档案馆里发现的所谓康熙传位雍正的诏书,实际上都是雍正即位之后,针对康熙去世对外公布的“新闻通稿”,它丝毫不能证明雍正即位的合法性。 第五、隆科多宣布雍正即位后,现场很和谐,诸皇子都一个举动,服服帖帖地叩首,表示臣服。 然而,仔细琢磨这些记述,在逻辑以及情理上,还是能发现诸多疑点。 第一、康熙病重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自己大限在即,他为什么不亲笔写下传位诏书?即便力不能支,也可以效仿前朝,令亲信大臣在多人监督下执笔写就。 第二、雍正从天坛到畅春园的时间不对。从天坛到畅春园,不过二十来公里,康熙病危,雍正不可能慢悠悠地去,即便乘马车,四个小时也赶到了,但是雍正却用了七八个小时,而且这两个时间点后来还被乾隆删除了,乾隆想隐藏什么?雍正那天又干了什么? 第三、隆科多作为唯一异姓大臣聆听遗命,并且独自向新君传达遗旨,这事太离谱,康熙活着的时候就说过,这种让小人钻空子,废立自专的事,他绝不会干。 第四、七个皇子外加隆科多,为什么无人告诉雍正即位之事?这同样不合常理。 第五、现场一片和谐也是扯谈,后来雍正罗织诸阿哥罪行时,就说漏了嘴。 第六、隆科多时任九门提督,掌握兵权,当天身藏匕首,为何刻意隐去,只强调理藩院的官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