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卫星超重,孙家栋提议拆掉毛主席像章,周总理:我支持你! 1970年之前,“东方红一号”设计方案进入最后的紧要阶段,但卫星上的一个细节引发了孙家栋的担忧。这就是飞天卫星嵌入的毛主席像章。 它不仅增加了重量,且使用的红色颜料可能影响仪器散热。一旦导致仪器失效,后果不堪设想。 孙家栋和钱学森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并决定如实上报中央领导。 面对这一政治与科学的微妙问题,孙家栋战战兢兢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周总理沉着地听完孙家栋的汇报,出乎意料地同意了他的建议:“搞卫星一定要讲科学。” 这个决定不仅让孙家栋松了口气,更让整个研发团队得以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地向成功驶去。 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成就,在中国的航空事业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他的一生是跨越世纪、跨越国界的传奇,是追梦与奉献的最佳诠释。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一个小村庄里。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并不乐观。 然而,孙家栋的父亲抱着为子女创造更好条件的想法,将全家迁至哈尔滨。在这里,孙家栋的成长和教育走上了快车道。 1948年,年轻的孙家栋进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其俄语,他无意间为后来留苏的经历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的成立促使国家对航空航天领域人才的急需,而精通俄语的孙家栋因此得到了入伍并出国深造的机会。 1951年,他被选派至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在这里,他不仅开拓了国际视野,还以全优成绩获得了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 从苏联学成归国后,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他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刻苦的工作态度,迅速在科研圈内崭露头角,参与了中国第一代导弹的研制工作。 1967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推荐下,他被赋予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任务。 1967年的夏天,北京的空气瀰漫着一股炙热的悸动。在一间小办公室里,时间仿佛陷入了凝滞,孙家栋正专注于手中遍布复杂符号和线条的导弹设计图纸。 此刻的他,未曾预料到即将迎来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一声急促的敲门声,进来的是身着军装的汪永肃,带来了一项令孙家栋兴奋不已的国家任务:主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 这对于孙家栋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机会与挑战并存。 1967年12月,国家作出决定,称这颗即将问世的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研究方向也很明确:必须在技术上赶超同期的美苏发射水准。 孙家栋与他的团队面对的困难超乎想象——不仅工业基础薄弱,甚至连制造基本电子元件的条件都相对匮乏。 这种挑战显而易见,但堪称千钧重任,压在了孙家栋的肩上。为了确保每个零部件的精准,他几乎跑遍了各地的工厂,严格筛选标准化生产能力。 卫星的电子仪器则必须依靠自主研发,孙家栋带领队伍“硬着头皮自己造”。经过重重困难,卫星雏形终于浮出水面:一个直径1米、重150公斤的类球体。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缓缓升空。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个成就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孙家栋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在今天,薪火相传,中国航天事业承接梦想,正走向一个崭新的亮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