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彭老总急匆匆的赶到汉城北岸,却发现五十军已经快被打没了,军长曾泽生对此情况愣是不吭一声,这场仗打得连部队里的伙夫都拿起了家伙事,跟敌人拼命,曾泽生为什么不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呢? 1948年的秋天,国共两党的较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时任六十军军长的曾泽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他看到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内心对国民党统治失去信心,又不愿意手足相残,最终在长春起义,带领部队投奔了解放军的怀抱。 曾泽生的这一选择是明智而勇敢的。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曾泽生也继续担任这支部队的军长。然而,五十军由于出身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军内部的地位非常尴尬。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以老红军为核心,大多数高级将领都有着光荣的革命经历。而五十军是起义部队,虽然表现出了良好的觉悟,但在一些老红军将领眼中,他们的身份还是有些"可疑"。五十军急需在战场上立功赢得信任。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第五十军主动请缨奔赴前线。这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战争,面对实力强大的"联合国军",志愿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战场上,五十军表现得无比英勇,和美军装甲部队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每一寸土地。 五十军毕竟初到战场,经验不足,有时也难免会吃些苦头。但这支部队始终坚守阵地,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一次次战斗下来,五十军伤亡惨重,但曾泽生始终没有请求支援,他知道,这是五十军赢得荣誉和信任的关键时刻,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你来我往,伤亡惨重。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第五十军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防守汉江。 汉江是通往汉城的重要屏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守住了汉江,就能为志愿军的反攻赢得时间;如果丢失了汉江,那汉城就岌岌可危了。曾泽生深知这场仗的重要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汉江一战中让五十军建功立业,赢得全军的尊重。 联合国军对汉江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数十万大军压境,装备精良的美军第25师更是直扑汉江渡口。曾泽生紧急下令,全军所有人员一律上阵,在汉江北岸构筑工事,誓与汉江共存亡。大家都知道,这场仗凶多吉少,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战士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前沿阵地。 五十军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毫不畏惧,机枪子弹像冰雹一样打来,他们就一个战壕一个战壕地顶上去。炸弹在头顶爆炸,巨大的响声撕裂了每个人的耳膜,可战士们依然稳稳地端着枪,瞄准敌人开火。一个阵地被打垮了,他们就退到下一个阵地继续战斗,寸土不让。 这场战斗打得如此惨烈,五十军伤亡越来越重,许多连队折损过半,弹药也渐渐见底。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军长应该及时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但曾泽生明白,假如在这个时候示弱,别人又该怎么看五十军呢?他们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绝不能在这关键时刻退缩。 战事一天天僵持下去,昔日热闹的阵地变得越来越冷清,剩下的人却越战越勇。有的战士身负重伤,仍然坚持战斗,直到最后一颗子弹射完。弹尽粮绝之际,曾泽生甚至下令战士们从阵亡敌人身上搜寻武器弹药,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五十军在汉江北岸浴血奋战,整整坚持了五十天。这五十天,他们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敌军,这五十天,他们的阵地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被夺回。五十天下来,原本五万多人的部队已经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了。曾泽生心里清楚,再这样打下去,五十军怕是要全军覆没。 就在五十军即将坚持不住的时候,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赶到了前线。当他看到五十军满目疮痍的阵地,听到曾泽生报告说五十军已经伤亡过半时,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也不禁潸然泪下。他没想到,五十军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竟然硬是扛了五十天。 彭老总当即下令,全军主力火速增援汉江前线。一时间,坦克车辆轰轰隆隆开往汉江,大批弹药粮食也源源不断地运了过来。曾泽生看着越来越多的兄弟部队开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援军赶到,五十军就得救了。 就在这时,彭老总把曾泽生叫到了身边。他语重心长地说:"老曾,你们这一仗打得太好了!我听说你们五十天没喊过一声苦,没要过一次支援,为的就是要在全军面前立功,赢得大家的尊重。放心吧,以后谁还敢瞧不起咱五十军,我第一个不答应!" 曾泽生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谢谢彭司令!我们五十军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有党和人民的关怀,有全军战友的支持。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有了援军的支持,五十军士气大振。他们配合其他部队发动了猛烈的反击,终于将敌军赶回了汉江南岸。此后,五十军又和其他部队一起,在金城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取得了辉煌胜利。 在这场被称为"汉江防御战"的战役中,五十军付出了三千多名指战员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构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战后,五十军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嘉奖,曾泽生也因为指挥有方,被授予了大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