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越吃越没有肉的味道。一位卖了40年猪肉的商贩告诉我,市面上随处可见的猪肉都是

鉴清评趣 2024-11-21 12:29:11

猪肉越吃越没有肉的味道。一位卖了40年猪肉的商贩告诉我,市面上随处可见的猪肉都是“进口猪”。截止2016年,我国已有8个本土猪品种灭绝,29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   在老一辈的记忆里,中国的猪肉市场曾是本土猪的天堂。   提到本土猪,不得不提太湖猪,它们体型中等偏小,毛色多为黑色或青灰色,四肢粗壮,头大额宽,耳朵大而下垂,如同憨态可掬的小精灵。   太湖猪不仅外形讨喜,更因其肉质鲜美、肥瘦相间而备受青睐,是制作红烧肉、东坡肉等经典菜肴的首选。   还有荣昌猪,它们原产于重庆市荣昌区,以其适应性强、耐粗饲、瘦肉率较高而著称,是当地农家餐桌上的常客。   更不用说金华火腿的原料——金华猪,它们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脂肪洁白,肌肉呈红色或玫瑰色,腌制出的火腿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早已成为享誉中外的美食名片。   本土猪不仅种类繁多,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养殖优势。它们长期适应我国的自然环境,对本地饲料资源有着极高的利用效率。   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农户们利用自家剩余的粮食和青饲料喂养,本土猪便能茁壮成长。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本土猪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即便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也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   许多农户家庭通过少量养殖本土猪,实现了自给自足,甚至在逢年过节时还能将多余的猪肉拿到市场上换些钱物,补贴家用。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本土猪的风光不再。首先,生长速度成为了本土猪的致命伤。   与进口猪如长白猪、大白猪等品种相比,本土猪的生长速度显得尤为缓慢。长白猪和大白猪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达到出栏体重,而本土猪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大规模养殖模式下,本土猪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被养殖户们无情地抛弃。   其次,瘦肉率的差异也让本土猪在市场上举步维艰。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偏爱瘦肉,而进口猪的瘦肉率高达60%以上,完全符合这一需求。   相比之下,本土猪的脂肪含量较高,瘦肉率较低,在市场需求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青睐。   就这样,一个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本土猪品种,在市场的洪流中逐渐消失。如浙江的舟山猪、江西的东乡花猪等,它们曾经在当地广泛养殖,但如今却只能在史料中寻觅踪迹。   而那些仍处于濒危状态的本土猪品种,如广西的陆川猪、贵州的从江香猪等,种群数量稀少,近亲繁殖问题严重,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说到进口猪的“入侵”,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猪肉消费需求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进口猪品种。   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品种凭借其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点,迅速在养殖市场上站稳脚跟。随着进口猪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品种改良的深入,进口猪在我国猪肉市场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进口猪的大量涌入,对猪肉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和高效生产使得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消费者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不上猪肉了。   但另一方面,猪肉品质的单一化也让消费者们感到失望。他们发现,如今的猪肉口感单调,缺乏传统风味,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猪肉的醇香。   更为严重的是,消费者在长期食用进口猪肉后,逐渐习惯了其口感和品质特点,对猪肉原本应有的丰富风味产生了误解。   他们以为现在的猪肉味道就是猪肉的“标准味道”,而忽略了本土猪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这样一来,本土猪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保护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如今,当我们再次品尝猪肉时,不妨多一份思考。或许,那份久违的肉味,正是我们失去的本土猪记忆。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中国本地猪市场占有率从90%降至2%,本土“二师兄”去哪儿了?)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