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折叠屏最新专利曝光在折叠屏这条赛道上华为毫无疑问是足够领先的,MateX

小小韭菜长 2024-11-21 13:00:02

华为折叠屏最新专利曝光 在折叠屏这条赛道上华为毫无疑问是足够领先的,Mate X一代是当年唯一真正实现了完整手机形态下的折叠屏的设计,Mate X3则是第一次实现了传统直板机重量和厚度范围内的大折叠产品,从而真正解决大折叠手机大众化在产品层面最后的壁垒。

而之后,在各家沿着Mate X3所定义的赛道不断迭代演进,且试图抢夺折叠屏赛道产品定义的话语权的时候,华为直接抛出了王者——Mate XT三折叠。

华为这台史无前例的三折叠产品直接终结了谁是折叠屏赛道领导者的争论,在这台机子上,华为所给出的答案是,做对手不敢想,敢想不敢做,敢做做不到的巅峰产品。

而市场从来都是尊重真正的强者的,华为折叠屏连续五年销量第一。

所以,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Mate XT所展示的超脱于行业当下技术水准的,某种意义上属于未来的产品答案之后,华为传统的双折叠,也就是Mate X5的后续,该怎么去定义?

折叠屏两条路,一曰探索,一曰进化。

所谓探索,是在最前沿的技术、工艺、材料和结构支撑下,做属于未来的产品;而进化则在于,实现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功能性的全面成熟,做稳定可靠好用的大众化产品,把属于未来的产品真正带到当下。

这个,我觉得才是华为Mate X6真正需要回答的。

Mate X3实现了两个数字,一个是折叠态下11mm的机身厚度,一个是240g的裸机重量,这已经进入到了传统直板机的厚度和重量范畴,从而实现了折叠屏手机的阶段性成熟,此后各家在这条赛道上快速发展,至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折叠厚度和重量真正可以比肩传统直板机的折叠屏手机了。

以及,从Mate X3算起,Mate X5整体产品框架和X3是一致的,从大版本角度来说华为已经一年半没有更新了。

一年半的时间真的很长,而恰恰,华为是一个技术进步极快的厂商,华为Mate X6等到现在,我觉得唯一的解释,就是华为在憋大招。

先说重量和厚度。

大家还记得Mate XT在展开态下的厚度么?

3.6mm。

我们看Mate XT在少最后一折之后,和华为P70 Pro+的机身厚度对比。既然华为在三折叠上可以做到这个水准,那么华为Mate X6上自然没有问题。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华为Mate X6就是一台折叠状态下和传统直板机没有本质区别的旗舰机,既可以作为正常直板机使用,又可以展开成为大屏。

所以,另一个话题,在折叠屏重量厚度和传统旗舰机同一水准之后,它继续进化的方向在哪里,做更薄更轻么?

我觉得不是。

折叠屏手机的根本产品内核是手机,而手机的根本矛盾是移动对便携性需求和终端对性能的需求之间矛盾,这个矛盾解决的关键是平衡。

此前折叠屏手机把轻薄作为第一突破方向,是因为此时其重量和厚度导致便携性失衡,轻薄为方向是为了让失衡重新回到平衡。

所以,在重量和厚度做到直板旗舰的水准之后,折叠屏手机的任务自然而然又回到了产品力的提升上。

这个,我觉得就是华为Mate X6最核心的产品逻辑。

所以,对于华为Mate X6的理解,我觉得核心在于,你觉得当下折叠屏手机最核心的短板是什么?

影像,这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点,这的确是一个需要着重解决的痛点,但这个点并不是唯一,甚至都不是最亟待解决的。

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其实是可靠性。

华为在Mate X6的预热视频里,把可靠性作为了产品宣发的第一要素,高温、寒冰、刮擦、撞击、悬重,给各个极限场景都来了一遍。

我和很多非数码圈的朋友聊过关于折叠屏的选择问题,包括没有选择折叠屏的和正在使用折叠屏的,他们一个核心关注的点就是可靠性。

中国市场,手机的换机周期超过了40个月,一台机子用三四年成为常态,折叠屏作为一台手机,同样如此。

对于大众用户来说,真正需要考虑的成本不只是第一次购买的价格,还有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风险成本,而恰恰,折叠屏手机的维修价格相较于传统直板机更高。

我一个朋友跟我聊过,你让我花个万把块钱买台手机,我觉得问题不大;但如果说这手机我用几个月就坏了,然后修一下大几千出去了,我是接受不了的。

去年华为在Mate60系列上,除了传统的性能影像之类的显性配置,玄武架构成为了吸引用户的关键一环。

而更早一些的时候,华为做昆仑玻璃,深受大家欢迎。

在华为的玄武架构之后,手机圈各种架构名字都出来了,不管产品怎么设计的,宣传上这一点都不能含糊。

而实际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在真正经过架构的专门打造之后,手机的抗跌落能力在大幅度提升,时至今日,包括曲面屏和四曲屏,都能够实现1m的大理石跌落而保持完好。

Mate X6把可靠性作为关键宣发点,大概率是在产品安全结构上有了全新的突破。

折叠屏因为卷轴和柔性屏的存在,整机可靠性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尤其是围绕内部柔性屏保护这部分。

在Mate XT上,我们已经看到了UTG玻璃的量产,自主可控的UTG玻璃供应链解决之后,Mate X6自然也会跟上。

以及,折叠屏在做薄之后,尤其是整机折叠态下厚度突破到毫米级别之后,整机的可靠性挑战其实是更大的。

我们看到,在业界,有部分折叠屏手机,配置看起来很强大,但销量表现一直很差,在品牌要素之外,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大家担忧的关键点。

买一台1万块钱的手机很多人都可以接受,但买一台一万块钱容易坏的手机,这个就很难说服消费者了。

Mate X6具体的安全架构设计,我们需要等待发布会品牌盛典公布,但从原理上,我们可以分析。

折叠屏的可靠性挑战关键是铰链设计所带来的强度、精度和结构脆性的提升,除了传统手机跌落的玻璃破损之外,增加了冲击状态下铰链所带来的结构脆弱点的可能断裂和变形所导致的内部伤害。

而这件事儿的解决方案,一个是结构和材料强度、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另一个则是缓冲和吸能设计。

华为此前在折叠屏内屏上做的非牛顿流体就是一个类似思路下的产物。

在Mate XT上,铰链和结构设计就是宣传的重点,包括内嵌铰链设计,实现铰链的减薄和减重,用火箭钢材料的引入来实现小型化铰链的可靠性提升,用更精密的凸轮设计来提升手感和铰链耐久性。

这部分在Mate X6上应该会继续应用,且因为双折结构更为简单,整体可靠性理论上可以有更大的提升。

折叠屏第二个挑战点,因为铰链的存在,导致机身中部被阻断,由此带来的可靠性,包括散热、信号表现等新的难点。

最近华为有一个专利公开了,202410163446X。

简单来说,这个专利所实现的是,不同的芯片和天线等在折叠屏的两部分上分开分布,分开供电,实现折叠屏左右两部分的更高效率的协同。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手机热源的重分布,尤其是在展开态下,整机的面积是传统手机的两倍,热源均匀分布后,理论上散热能力最高可以是传统直板机的两倍。

因为芯片左右分布之后,供电会带来新的挑战,本质上供电都是通过导线实现的,导线过卷轴是很麻烦的事儿,华为所展示的方案是,左右两块电池协同供电,尽可能减少导线过卷轴数量,提升稳定性。

散热一直是折叠屏很难解决的问题,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卷轴阻断了导热路径,导致机身发热往一侧汇聚。

热源的分布调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卷轴所隔断的热量传播路线的续接,我们在Mate X6的预热视频里也能看到关于散热的部分,很好奇在散热结构和材料,尤其是铰链部分的导热路径续接,华为会给出怎样的方案?

结论

对于华为来说,在三折叠之后,传统大折叠的核心任务其实就一个,普及化走量,而这个任务的实现,关键其实是折叠屏本身的成熟化,尤其是纸面参数之外折叠屏真实的可用性的进化。

我们去看华为折叠屏的演进,会发现,某种意义上,华为的折叠屏其实就是整个折叠屏演进的风向标。

Mate X一代解决的是传统直板机形态下的折叠屏的实现,也就是打造一台可以展开为小平板的折叠屏手机,而不是一台可以折叠的小平板,这个逻辑被证明就是折叠屏最核心的产品逻辑。

Mate X2解决的是折叠屏的旗舰化,也就是折叠屏手机,本身应该是一台强大的旗舰机,这同样是目前各家认可并选择的路线。

Mate X3,解决的是折叠屏的轻薄化,也就是,折叠屏手机,本身应该是一台好用的旗舰机,在Mate X3之后大折叠迎来了真正的大爆发。

而这一代的Mate X6,我觉得想要解决的是,打造一台可靠的折叠屏旗舰机,而这个,大约是折叠屏普及中,最后一块拦路虎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Mate X6我觉得会成为折叠屏发展的一个新的路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