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战后百废待兴的德国,街头景象萧条,一个衣衫破旧的老者,在人群中显得特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4-11-21 14:40:36

1948年,战后百废待兴的德国,街头景象萧条,一个衣衫破旧的老者,在人群中显得特别孤单,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小声向人求助。 这个老人,就是约翰·拉贝。 拉贝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08年,那年,他作为西门子的一名普通员工,踏进了北京。 接下来的岁月里,他见证了中国的动荡与变革,也对这片土地和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一战爆发,拉贝被迫回国,但仅仅一年后,他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并在接下来的17年里,将自己的人生与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1937年,日军的铁蹄踏碎了南京城的宁静,拉贝亲眼目睹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内心的震撼与愤怒无以言表。 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那些无辜的生命,在南京即将被攻占前,拉贝和几位外国朋友联手创建了南京的保护区。 这片面积仅3.88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了战火中的一盏明灯,为25万多名中国难民提供了庇护。 1938年2月,拉贝被迫离开中国,回到德国,但结果并非像英雄一样受到欢迎,反而遭到了纳粹政权的冷漠和排斥。 因为他敢站出来指责日军干的坏事,被人当成了“麻烦制造者”,结果被限制自由,整天被盯着看。 南京人民得知拉贝的困境后,自发组织捐款,并将募集到的2000美元以及大量的生活物资寄给了他。 信封上印着“中国南京”四个字,这简单的四个字,却饱含着中国人民对拉贝的感激和敬意。 这笔捐款,不仅解决了拉贝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它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拉贝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他对正义的信仰,让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希望,最终战胜了黑暗。   参考资料:人民网.《拉贝日记》中记载的国际友人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