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吴晗主张拆除北京历史建筑,林徽因不顾病重的身体,指着他就骂,当真无愧于“侯官林氏满门忠烈”!
翻开林氏族谱,仿佛打开了一部近代史的缩影,林徽因的家族,侯官林氏,可谓是人才辈出,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流淌着浓厚的爱国血液。
祖父林孝恂,翰林院编修,不仅学识渊博,更是思想开明,积极推动新式教育,甚至还资助过“戊戌六君子”。
叔祖林孝宽,也是个思想前卫的人,和林孝恂一块儿去上了公车上书那事儿。
父亲林长民,更是个狠角色,他辞去科举考试,去了日本留学,回来后参与了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两次拒绝巨额贿赂,宁可丢官罢职,也不同流合污,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奔走呼号,直至在讨伐军阀的战斗中牺牲。
叔父林天民,不仅是建筑师、工程师,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福建的现代化建设,而堂叔父林尹民、林觉民,更是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名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还有堂叔父林肇民,参与辛亥革命,为福州光复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长串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成员,更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象征着林氏家族的忠义家风,也深深影响着林徽因的成长。
林徽因生于动荡年代,她的生活始终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父亲的早逝,让她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无常;留学的经历,开阔了她的眼界,也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积贫积弱。
她自抗战起就跟着梁思成四处奔波,吃了不少搬家苦,她遭遇困难也没被打倒,反而更坚定了爱国的决心。
建国后,她投身于国家建设,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出了不少力。
1941年,噩耗传来,弟弟林恒在成都空战中壮烈牺牲,这个消息对林徽因的打击是巨大的,她悲痛欲绝,写下了《哭三弟恒》这首催人泪下的诗篇。
诗中,她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中国建设的期盼。
弟弟的牺牲,更加坚定了林徽因的家国情怀,让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那个年代,建筑学领域几乎是男性的天下,但林徽因偏偏不信这个邪。
她克服重重阻力,以旁听生的身份完成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学业,用实力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在建筑领域有所作为。
回国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这对夫妇全身心投入到了对中国古老建筑的探索和研究之中。
他们跑遍了祖国大半壁江山,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作,对成千上万的古建筑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测量。
这项研究不仅在中国建筑史领域填补了空白,还为后世保护古建筑提供了重要参考。
赵州桥、应县木塔、佛光寺……这些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因为他们的努力,才得以更好地保存下来,展现给世人。
林徽因既擅长建筑设计,又擅长教育他人,她助力成立了清华大学的建筑专业,为我国输送了众多杰出的建筑师。
她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现场,感受中国建筑的真谛。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投身国家建设,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项目的艺术设计,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新中国的文化形象塑造贡献了力量。
她还参与规划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她自己最终也长眠于此。
林徽因的“强”,不仅体现在她的专业能力上,也体现在她坚守原则的勇气上,她与吴晗关于北京古城墙保护的争论,至今仍为人所称道。
她据理力争,毫不退缩,维护了自己作为建筑学家的专业尊严,也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抗战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家辗转各地,生活十分困苦。
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坚持写作,整理资料,为《中国建筑史》的编撰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林徽因拖着病体,投入到景泰蓝工艺的抢救工作中,她四处奔走,组织力量,最终使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下来。
1955年,林徽因因病去世,年仅51岁,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无比精彩。
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诗人、作家,还怀揣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是那个时代的杰出女性。
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何为真正的独立和坚韧,她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让他们为了梦想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林徽因的一生,就像一首交响曲,家国情怀和建筑理想是她创作的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旋律。
她的经历,不只是个人的传奇,更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精美的建筑作品和优美的诗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对国家的热爱。
(信源:拂去历史尘埃,瑰宝光芒四射!——梁思成林徽因古建筑寻踪测绘记——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