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盗墓业“高手”姚玉忠被判处死刑,为了逃脱枉死之命,他竟声称只要饶他一命,愿意带人进入秦始皇陵。姚玉忠更是一口咬定,他的寻墓本领超越了百位考古专家。 信源:环球网2017-12-01《“盗墓祖师爷”姚玉忠:“夜观天象”找墓,为赌资抢“同行”》 一个精通风水堪舆、天文地理,被盗墓圈尊称为“祖师爷”的男人,最终却沦为阶下囚,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 姚玉忠,这个名字在盗墓江湖里曾是神一般的存在,如今却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 他精湛的盗墓技艺令人叹服,但他对国家文物的破坏也令人痛心,姚玉忠的陨落究竟是个人悲剧,还是历史的必然? 在盗墓这一隐秘的地下世界里,姚玉忠大名鼎鼎,可谓如雷贯耳。他凭借一连串惊世盗墓案,声势浩大地被捧为“盗墓宗师”,甚至有人狂言其才智堪比百位考古学者。 这位享誉“宗师”宝座的盗墓贼,终究难逃法网,最终身陷囹圄,命丧刑场。姚玉忠其高超的探墓技艺与最终凄惨下场形成鲜明对照,引人深思:他的手艺真能用于守护遗产吗? 对他的极刑判决果真公正吗?姚玉忠踏入盗墓这一行,与其说是个人的选择,更像是继承了家族的事业。他生于“摸金校尉”之家,父亲便是以掘冢为业的老手。 在那个特殊时期,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旧物”,姚玉忠的父亲便运用自己的堪舆本事,开始摸金生活,积攒下了创业资本。 姚玉忠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幼便对堪舆、天文、罗盘等知识耳熟能详,加之天资聪颖,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盗墓者奠定了基础。姚玉忠的盗墓之路起初并不顺利。 开始,他仅是盗些小玩意儿,勉力维持生计。 但随着九十年代文物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些文物贩子发现了姚玉忠的“才华”,纷纷与之勾结,合谋盗取珍贵文物。姚玉忠虽心存疑虑,但赌瘾缠身,为了偿还赌债,最终选择冒险,与文物贩子同流合污。 姚玉忠的摸金技术独树一帜。他创造出一种名为“扎子”的专用工具,轻巧灵便,超过传统洛阳铲,能极尽掩饰盗墓痕迹。 他还擅长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盗墓时机,通常选在大雨前的夜晚作案,并在作案后播撒草籽以掩饰痕迹。姚玉忠日间以专家姿态考察,夜晚则率领团伙进行作案,其行为诡秘莫测。 凭借这些独到手段,姚玉忠在盗墓界声名大噪,甚至收徒成群,俨然成为一个盗墓集团的领袖。 如果说最初的盗墓是为糊口,那之后的盗墓则完全源于姚玉忠的赌瘾。他沉迷赌博,屡赌屡败,积欠巨额赌债。为了偿还债务,他只得疯狂盗墓,甚至将珍贵文物低价出售。 这一连串的疯狂之举,终引起警方的警觉。一个红山文化的玉镯成为破案的关键,警方顺着这条线索,开始对姚玉忠展开深入调查。 同时,姚玉忠团伙内部也掀起了风波。因为分配赃物不公,部分徒弟愤恨不平,终至有人向警方告发姚玉忠的不法行径。处境困窘之下,姚玉忠的非法生涯宣告结束,2014年姚玉忠被逮捕。 在法庭之上,面对诸多文物学界权威,他表现出极端的轻蔑,甚至放言“再多的专家也超不过我的功力”。 他的代理律师亦设法为他辩护,认为他的行为反而使得一些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这些辩解都显得异常无力,为逃脱死刑,姚玉忠竟抛出震撼弹:他宣称自己知晓秦始皇陵的入口,并以此作为交换,希望得到减罪。 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巨大反响,秦始皇陵的奥秘一直是考古界悬而未决的谜题,若姚玉忠真的知道入口所在,那将标志着考古学的重大飞跃。法理不会因一人之言而易。最后,姚玉忠被宣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姚玉忠的案例激发了公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法律之间微妙关系的思索。一方面,他的非法行为给国家文物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众多稀有文物因他流失海外。 另一方面,他确实掌握了一些独到的考古技艺,若得到正确引导,可能对文物保护事业大有裨益。 但法律的底线不可逾越,姚玉忠的行为已然构成对法律的严重挑衅,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有效打击非法活动,是一道需要长期研究的难题。 一方面,需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另一方面,还需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度,鼓励大家参与其中。 姚玉忠的人生,充满了矛盾和争议,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拥有非凡的天赋,熟悉地理风水,但将这些知识用于非法之途,终究自毁前程。 他的案例也为世人敲响了警钟:才智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侵犯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我们需正确引导传统学问,防止其沦为犯罪的工具,让这些宝贵的遗产真正服务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