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秘文明交流与对话令人憧憬

参考消息 2024-11-21 16:37:05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文/王钟毅刘宇辰郝云甫)多位秘鲁考古学家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秘中两国都是古老文明遗产的继承者,都是全球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两个文明古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有利于全球文明的交流互鉴,有利于共同保护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我们的地球。

期待文保合作

“秘中两国的文明存在相似性,例如两个文明都早早掌握了天文学、水利、驯化动植物、制陶等技术,并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馆长拉斐尔·巴龙表示,中华文明与秘鲁文明有如此多的相似性,但其实目前对于这些相似性的研究还不算多,未来开展相关研究的潜力巨大。

“2016年,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与中方联合举办了‘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在这次展览中,兵马俑、唐三彩等中国的代表性文物与秘鲁观众见面,丰富了秘鲁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巴龙介绍说,“自那以后,我们也与多家中国博物馆合作,在中国举办了数次秘鲁文物展览,受到中国观众欢迎,这让我们非常开心。”

“我个人认为印加文明的奇普结绳记事与中国的算盘有异曲同工之妙。”巴龙说,奇普的一条绳子上有几个结代表某件物品的数量,例如某天收获了几个马铃薯或者玉米,而算盘的算珠也有类似功能。

巴龙认为,印加文明对于道路的重视也与中华文明有相似性。“以马丘比丘为例,历史上12条印加古道将马丘比丘与当时整个国家的各个地区连接起来,包括安第斯山脉、太平洋海岸和亚马孙雨林,像毛细血管一样覆盖整个领土,每天有上万人行走在这些道路上。而这与中国历史上通达全国的驰道、直道等道路系统有相似性。”

采访时,记者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看到,博物馆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大部分展厅都没有开放,一些展品被放置在庭院和连廊上设置的临时展厅中供游客观赏。

巴龙表示:“我们希望博物馆改造完成后,和中方共同举办一个两国文化遗产的联合展览,作为我们博物馆重装开幕的重头戏。”谈到未来与中方开展更多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合作的机遇,巴龙充满憧憬:“我常说,在秘鲁‘历史活在现实中’,秘鲁全国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而中国在保护历史文物和开发文化遗产上有丰富经验,我们期待未来与中国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开展更多合作,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利于文明互鉴

“我认为秘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体现在政治或者经济方面,也在文化方面。”秘鲁钱基洛考古遗址负责人、考古学家伊万·盖齐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有助于拉近不同文明之间的距离,秘中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互鉴。

卡斯马市位于秘鲁西部太平洋海岸,距离首都利马约370公里。在这座宁静城市郊外的山坡上,13座塔楼和一座城堡状遗址静静矗立。这就是钱基洛遗址。据秘鲁文化部信息,这是一座历史可追溯至2300年前的天文观测遗址。

“钱基洛遗址和中国的陶寺遗址是两国先民研究天文学的见证。”盖齐向记者介绍说,在古代,像这两处一样能够实现对一年中日出日落方位进行观测的天文学遗址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罕见的。

2021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行。在这次大会上,钱基洛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当时都在观看直播。得知申遗成功的那一瞬间,整个卡斯马市沸腾了。市民们自发走出家门,载歌载舞庆祝,这是令我难忘的一个时刻。”盖齐回忆得知钱基洛遗址申遗成功的情景时仍兴奋不已,“我和团队从2001年开始研究钱基洛遗址。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让全世界认识到它的非凡,这对我来说就像梦想成真一样”。

“中国和秘鲁都是文明的摇篮,两国都是古老文明遗产的继承者,都是全球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盖齐说,“我曾多次去中国交流访问,向中国同行介绍秘鲁的文明和考古成果。期待未来秘中之间这种文明交流与对话越来越多,进而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加强文明对话

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中国史前稻作文明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在地球的另一端,秘鲁西部的苏佩河谷中,卡拉尔文明通过复杂的灌溉系统,在干旱环境中开创了南美洲最早的文明。

记者在卡拉尔遗址看到,一座座金字塔状遗址坐落在黄沙之上,不远处苏佩河谷绿意盎然。当地人向记者介绍,苏佩河谷是秘鲁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不少水果、蔬菜除供应本地市场,还出口欧洲等地。

秘鲁卡拉尔考古遗址负责人、知名考古学家露特·沙迪告诉记者:“卡拉尔和良渚两个文明都非常古老。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卡拉尔文明形成之前,秘鲁已经有人类居住,早在1万到1.2万年前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但那时还没有形成有组织的社会,仅仅是一些村庄、小型聚落,而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太平洋另一边的中国。”

“我认为秘鲁和中华文明的一个共同点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有尊重其他文化。中国的古文明是这样,我一直在研究的秘鲁卡拉尔文明也是这样。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现在。”沙迪介绍说,卡拉尔文明在水利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知识,这些知识与古代中国的水利技术有相似之处。“从卡拉尔时期起,这里的人们就使用灌溉渠道,并建立了一个社会组织来管理水资源利用,以实现苏佩河流域上下的共同利益。”

“我访问中国时,中国人民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沙迪表示,中国和秘鲁都是文明古国,应进一步加强文明对话,激发世界范围内对文明互鉴的进一步重视,尤其是在和平、发展、环保等全球性重要议题上开展更多讨论。

2023年6月10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展出的秘鲁文物。(李一博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