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浙江义乌,男子租了一辆70多万的奔驰,租期3天,每天租金1700元,押金3000元,万万没想到,第二天男子把车开到杭州,连车带人突然都消失了。通过监控发现,有人接应,摘掉车牌后开上了高架。警方表示:上了高架就很难找到。车行老板不甘心,多方托人寻找,声称:干了这么多年,被摆了一道。 2024年5月,浙江义乌的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租车行老板丁某这几天却感到十分心寒。这件事从一名中年男子的出现开始。 朱某,大约四十岁,穿着得体,言谈之间透露着商务人士的自信。他来到丁某的车行时,说自己要接待从外地来的重要客户,需要租一辆体面的豪车,以彰显身份和诚意。 朱某选中了一辆价值70多万的奔驰S400,并表示租期三天,每天租金1800元,另付3000元押金。他的稳重和从容让丁某没起疑心,甚至觉得朱某是个不错的回头客。 办理手续的过程中,朱某不急不躁,出示了身份证、驾驶证等信息,并承诺三天后一定按时归还车辆。他还特地提到自己是做生意的,常年跑客户,这次合作愉快的话,之后会长期租车,甚至介绍朋友来合作。丁某听得满心欢喜,觉得遇到了个靠谱的客户。 然而,事情的进展远比想象中复杂。租车的第二天,丁某偶然打开监控定位设备查看车辆动态,发现朱某已经开车去了杭州。丁某心里略有疑虑,但并没有立刻怀疑,想着可能是朱某有客户在杭州。直到第三天约定归还车辆的时间到了,朱某却始终没有出现,电话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丁某心里顿时一沉,赶紧打开定位设备,试图追踪车辆位置。然而,定位显示车辆最后的信号是在杭州余杭区附近的某处高架上,然后就彻底失去了联系。丁某意识到,朱某很可能是个骗子,而那辆价值70多万的奔驰也已经不知所踪。 为此,丁某马不停蹄赶往杭州,在余杭区附近四处寻找,希望能通过监控找到车辆的线索。他联系了几个同行朋友帮忙,并托人调取周边道路的监控录像。 录像显示,朱某将车停在了某个僻静的小巷子里,不久之后,一辆无牌照的车开了过来,与朱某交接后,他们迅速摘掉了奔驰的车牌。随后,车辆上了高架,从监控视野中消失。 丁某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他这才明白,这并非一起普通的租车诈骗,而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犯罪行为。朱某不过是个诱饵,而背后可能还有一整个团伙在操控着这一切。 愤怒和无助之下,丁某选择报警。警方接警后立刻展开调查,通过朱某提供的身份证信息发现,这张身份证虽然是真的,但持有人早已不是朱某本人,而是朱某伪造的信息。 警方分析,这个团伙对作案过程进行了精心策划,车辆被开上高架后,极可能已被转移至其他省份,甚至可能通过非法渠道被销往海外。 案件进入调查阶段后,丁某并没有坐等结果。他继续自费往返义乌和杭州,试图通过更多途径寻找车辆线索。与此同时,他还联系了保险公司,试图申请赔偿,但由于此类案件涉及诈骗,理赔过程异常复杂。 丁某不仅失去了车辆,还面临高额的运营损失:奔驰S400是挂靠车辆,他每月需要支付挂靠租金和其他费用,仅这件事就已经损失了四万多元。 车行同行们听闻此事后议论纷纷。有人替丁某打抱不平,也有人感叹现在的租车行业风险太高。丁某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同行们:“干了这么多年租车生意,这次是真被摆了一道。以后谁再来租车,手续我都得加倍严格,不管看起来多靠谱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 案件的调查还在进行中,警方对涉案车辆可能的去向进行了重点布控,甚至扩大到了邻省。与此同时,租车行业也因为这一事件迅速掀起了一场“自查风暴”。许多租车行开始提高风控标准,不仅要求客户提供更详细的个人信息,还开始引入更加先进的车辆定位系统,试图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的线索逐渐变得模糊,丁某的希望也在慢慢减退。他常常自责,觉得自己当初不该轻信朱某那套“稳重的商人”表象,更不该为了眼前的租金利益而放松对客户背景的审查。尽管如此,他仍不甘心,时常盯着案件的动态,希望奇迹能够发生,车子能有找回的一天。 这起案件不仅让丁某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整个租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高额租赁背后,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需要更加谨慎,尤其在面对“看似可靠”的陌生人时,更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