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百年校庆时,高晓松找到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表示想拍《林徽因》。梁再冰不反对,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1-21 18:59:34

清华百年校庆时,高晓松找到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表示想拍《林徽因》。梁再冰不反对,但提出了一个要求:不允许出现徐志摩。高晓松很扫兴,“不提徐志摩,那还有啥好拍的呀。” 高晓松作为出身"清华"大院的知名文化人,从小就对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抱有浓厚的兴趣。他尤其欣赏林徽因的才华和个性,常常感叹她不凡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的成就。高晓松年轻时就曾立志要拍一部关于林徽因的电影,向世人展示这位民国传奇女性的魅力。 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的校庆日。高晓松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来实现他多年的梦想。他决定借此机会,正式启动《林徽因》这个电影项目。在他的构想中,影片不仅要呈现林徽因的传奇人生,还要深入挖掘她作为建筑师、诗人、社会活动家等不同身份的内在联系,展现一个立体多面的林徽因形象。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高晓松决定先去拜访林徽因的继女林洙,就剧本创作与她进行商讨。林洙阅读了高晓松的剧本初稿后,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 她建议高晓松在描绘林徽因的情感生活时要慎重,尤其是关于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等人的交往,不要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林洙还向高晓松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家庭故事,帮助他更全面地理解林徽因的为人和性格。高晓松对这些建议和史料备受启发,当即对剧本进行了调整和润色。 为了得到林徽因家属的支持,高晓松专程去北京拜访了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希望征求她的意见。梁再冰本人不反对拍摄母亲的传记电影,但她提出了一个出乎高晓松意料的要求:不允许在电影中出现徐志摩其人。 梁再冰坦陈,母亲和徐志摩虽有过短暂的交往,但那段感情在母亲的人生中并非最重要的部分。梁再冰希望影片聚焦林徽因的学术和事业成就,而非被某段感情经历所定义。 高晓松听到这个要求,顿时感到很扫兴。他原本还想通过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纠葛,来增加影片的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呢。犹豫再三,高晓松还是决定尊重梁再冰的意见,删去了与徐志摩相关的情节。他一边修改剧本,一边喃喃自语:"不提徐志摩,那这电影还有啥看点啊。" 为了吸引观众,高晓松开始寻找其他有价值的切入点。他把目光集中到了林徽因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开创性贡献上。通过深入挖掘第一位女建筑师的励志故事,展现林徽因在那个动荡年代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高晓松重新找到了影片的主题和灵魂。他相信,即使删去了某些八卦情节,他的《林徽因》仍能以饱满的情感和厚重的内涵打动观众。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师,她的一生传奇而璀璨。晚年时,她已是中国建筑学会的副会长,也是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回望林徽因的一生,令人叹服不已。 林徽因的美貌和才情,让她成为民国时期众多文人墨客倾慕的对象。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教育家金岳霖,都曾为她的魅力所倾倒。即便是女性友人,如冰心、陆小曼等,也不得不承认林徽因的非凡气质。冰心曾评价林徽因"俏",并直言她比陆小曼更有魅力。诚然,林徽因的美,不仅在于外表美丽,更在于她的学识和内在的精神风骨。 然而,林徽因的人生并非只有"才貌双全"的闪光面。她与梁思成相识于英国,两人都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厚的兴趣。回国后,他们一同考察了中国的许多古建筑,并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能与丈夫一起为理想而奋斗,实属不易。林徽因用她的专业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的贡献不仅限于设计和文物保护领域。她还致力于建筑教育事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她的学生们后来纷纷成为业界翘楚,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发光发热。这些,都是林徽因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 与林徽因私交甚笃的金岳霖,在林徽因去世后为她撰写了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句挽联不仅是对林徽因的生平最好的概括,也道出了她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另一个身份。诗集《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同名诗作,至今传诵不绝。 这首诗究竟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徐志摩,还是抒发了林徽因对儿子梁从诫出生的喜悦,众说纷纭。林徽因与徐志摩不了了之的感情,在她生命中留下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她与梁思成相濡以沫的爱情,以及她作为母亲对子女的疼爱。 梁再冰是林徽因的女儿,也是这段传奇人生的见证者。在梁再冰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强的女性,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能勇敢地面对。她不希望母亲在电影中被描绘成一个只知风花雪月的形象,因此坚决反对在影片中提及徐志摩。这也许就是梁再冰心中最真实的林徽因吧。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的建筑师,一位诗意洋溢的才女,一位不离不弃的妻子,一位慈爱伟大的母亲。 高晓松虽然对删除徐志摩的戏份感到遗憾,但他尊重林徽因亲属的意愿。他相信,即便影片无法如期开拍,林徽因的故事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这位民国传奇女性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渲染和包装,她本来的样子,就已经足够精彩纷呈、令人敬仰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