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萧克为何离开120师去冀热察?回忆录称:和贺龙“时有不悦”

追梦的年 2024-11-19 20:56:48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贺龙与萧克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

毕竟一个担任过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师长,另一个担任过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搭档时间这么长,感情自然也不一般。

但事实上,两人相处磕磕碰碰,红军时期的后坪战斗、便水战斗就已经产生矛盾,抗战之初还有一封影响巨大的信,间接导致萧克离开120师,转去冀热察发展。

萧克晚年在回忆录里明确称跟贺老总“时有不悦”,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934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会师,一同挺进湘西地区创立湘鄂川黔苏区,当时红二方面军尚未组建,贺老总和萧克都是军团长,级别相当。

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扩红成绩相当不错,由原先的7700余人发展到11700人,还拥有3000余人的地方武装及1150人的机关、院校、医院和兵工厂等单位。

国民党一看这红色风潮如火如荼,连忙调动了11万大军向苏区进攻,敌我力量悬殊到近乎十倍。

面对这种局势,贺龙提议进行运动战,跳出外线,威胁常德、桃源,待敌人回援之际再找机会歼其一路,敌攻势自然化解。

不过任弼时跟萧克都没有同意,红军最后还是采用传统的阵地防御战法。

早前已经有无数实例证明,硬拼消耗,红军是拼不了的。

奈何李德等人的“左”倾路线根深蒂固,即便遵义会议开始调整,湘鄂川黔苏区这边也没能实现同频,还是按照原来的指导思想御敌。

如此一来,苏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眼看将要“慢性死亡”,贺龙、萧克达成共识,决定主动出击。他们集结八个团的兵力,准备在后坪镇吃掉国民党战斗力最强的李觉部19师。

后坪镇位于澧水拐弯处,是澧水上的重要渡口,红军的计划是以一个团的兵力扼守后坪镇东的鸡公垭高地,此处是战略要点,敌渡过澧水必然来夺。

等国军全力进攻鸡公垭时,红军的伏击部队迅速出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将其驱赶到鸡公垭与澧水之间的河谷地里,最终予以歼灭。

这个部署没啥问题,但战争充满了未知性,不会按照计划走。李觉部19师最开始准备于3月20日渡过澧水,我军侦察部队获悉了这个情报,早早进入预定作战位置。

然而当天突然下起了暴雨,准备渡河的李觉嫌这种天气渡河麻烦就下令就地驻扎。

贺龙、萧克左等右等都不见敌人过来,以为伏击计划已经泄露,同时考虑到在下暴雨的山头过夜,对指战员身体不好,大部队就后撤15里,只留下红六军团18师53团在鸡公垭警戒。

可53团觉得高地无阻拦物,下大雨很不舒服,就在晚上休息时主动放弃阵地,为后来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3月21日凌晨,李觉命令118旅一个团隐蔽出发,搜索后坪镇两侧的山地森林,这个团也够机敏,用最短的时间爬上鸡公垭高地并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一丢一得,红军先机尽失。

红53团发现鸡公垭被国军占据时,已是早上七点,团政委刘志高大惊,一面让人向上级汇报,一面展开进攻。但佯攻本就困难,红军又缺乏重武器,刘志高冲锋时不幸牺牲。

萧克率部赶来后继续投入进攻,然而敌增援55旅也来了,激战的过程中,红50团政委周志斌牺牲。

红六军团久攻不克,红二军团接着上,可惜结果也差不多,红4师师长卢冬生腿骨被打断,身负重伤。

萧克为拿下高地,从正面抽调红51团和红12团去攻击敌人左翼,接连攻占多个据点,还烧毁了国军架起的浮桥。但李觉从变化中意识到正面红军乏力,连忙组织反攻,一度打到了贺龙的指挥所前方。

幸好贺炳炎率警卫部队勇猛还击、将敌人打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战斗一直进行到黄昏,敌26师先头部队已经摸了过来,无奈之下红军只能撤退。

此役国军共伤亡490多人,但红军伤亡却高达800人左右,还有多名干部牺牲,着实令人心痛。

贺老总考虑到这是两部合兵后的磨合阶段,就没有立即因红六军团擅自撤离阵地之事发火。可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便水战斗,红六军团直接将红二军团置于险地。

1936年1月,红军二、六军团转移到晃县,准备创建新苏区。但敌郭汝栋部、樊嵩甫部、陈渠珍部、李觉部和陶广部紧紧追随而来,其中李觉部追得最凶离红军最近。

新仇加旧恨,红军便决定在蜈蚣关伏击李觉部先锋16师。蜈蚣关四周是高山,中间夹了一小块盆地。

红二、六军团领导商议后决定由红六军团在蜈蚣关前的门楼坳、蜈蚣坳、对伙铺一带布成"∪”形埋伏,诱敌深入,另一部前去切断上游便水渡口。红二军团部则从便水谷地包围进攻敌人。

1月5日,便水战斗打响,国军16师很狡猾,从上游渡口来到蜈蚣关附近后,看出地形不利便不再前进,马上就地修筑工事做好防御姿态。

萧克见状只好发动强攻,准备趁敌立足未稳予以歼灭。这边最初打的还是很顺利,但负责切断上游渡口的红六军团部队未能按时到达渡口,在途中跟已渡河的敌人对峙,互攻不下。

不仅如此,后续渡河的敌人越来越多,原本那股红军是去截断渡口,没想到成了敌人对红军的阻击战。

一边出问题,全局受影响,敌增援部队持续不断,萧克这边的攻势也无法推动了。贺龙一看伏击不成,就让红二军团从敌右翼进攻,策应配合红六军团。

双方激战一天,由于敌实力强大,我方正面对决难以取得优势,萧克便在1月6日下午3点左右给红六军团下令撤退。

撤就撤吧,但他没有给红二军团打招呼,导致贺龙还率部苦苦打到了7日凌晨,这时敌军已全面向红二军团扑来,形势非常危急。贺老总后来回忆:

“打起来后,他不给二军团送个信就跑了,跑到江口县。我听到(那边)不打枪了,估计一定走了,于是派了一个班去(侦察)。我和小关(关向应)商量,他还不信,我马上集合四师,抢占龙溪口,不然就被敌人切断了。”

此战让贺老总气得发抖,尤其是看到萧克关于后坪战斗、便水战斗的总结后,发现萧克没有谈及红六军团放弃鸡公垭高地、擅自撤出战斗的事,贺老总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萧克同志不老实,谈后坪战斗,这不是脱了裤子谈的。便水战斗也不是脱了裤子谈的。

除了战斗中的“不悦”外,在内部思想上,贺、萧也有分歧,比如甘孜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的老张来拉拢红二方面军的人,贺老总坚决抵制,萧克却接受老张任命,成为四方面军31军军长。

老张可是公然宣布“另立”的人,而萧克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这样的做法属实不应该。虽然他说过是因为没有电台,不知道老张做的错事,但贺老总、任弼时等人都是支持中央,这样一对比,萧克就有点尴尬。

还有就是抗战初期的120师“倒贺”,此事到现在还说法很多,不过在流传的大多数版本中有一个共同点,即萧克是幕后指使者,他支持“三王”写信。

这种事情一出,两人自然就不好在同一支部队了,所以中央就想给萧克找个新岗位,平息120师内部的矛盾。

刚好华北地区那边急缺一位有威望的人过去主持大局、恢复冀东大暴动创造的成功,所以就让萧克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兼政委,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可惜的是,冀热察发展几年都没打开局面,最终并入晋察冀。萧克后来就没有那么出彩了。

1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