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时,顺路回了趟家,探望自

马二历史趣闻 2024-11-22 15:54:38

1988 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时,顺路回了趟家,探望自己的母亲,95 岁高龄的老母亲望着儿子,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黄旭华,出生于1924年广东省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受到医学世家的熏陶,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继承父业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目睹了祖国大地受到外敌的侵略,黄旭华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救国情怀,这促使他逐渐改变了原本的志向。他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而不是父母期望的医学方向。   黄旭华的决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出乎意料的,但也体现了他为国家献身的决心。毕业后,他在多个造船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1958年接到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参加中国核潜艇的研发团队。   在当时,中国正急需核潜艇来保卫领海安全,但请求苏联援助却遭到了拒绝。因此,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潜艇,而黄旭华成为了这支科研队伍中的重要一员。   从1958年开始,黄旭华加入核潜艇研发团队后,过上了长期与家人分离的生活。由于保密的需要,他的所在地、工作内容乃至个人生活都需要完全保密,他无法与家人联系,不能请假,甚至连家中亲人的离世也只能通过旁人间接得知。在这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成为了真正的“无名英雄”,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   1988年,中国的核潜艇需要在南海进行一次重要的深潜试验,这是核潜艇第一次进行远海实验,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这一年,64岁的黄旭华提出要亲自参与试验组,和大家一起下水。   团队成员们一开始不同意,认为这项任务风险极大,但黄旭华坚持认为,只有亲自下水,才能发现核潜艇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大家无奈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次深潜实验进行得非常顺利,核潜艇在深海中成功经受住了考验。这次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核潜艇研发技术的突破,也验证了黄旭华团队多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而就在这次试验结束后,黄旭华顺道回了一趟家,探望了久未见面的母亲。   黄旭华的母亲曾慎其此时已经95岁高龄了,自1957年黄旭华从家中消失后,他们母子之间已经有30多年未见。当黄旭华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时,这位年迈的母亲愣住了,她一时之间认不出眼前这个满头白发、泪流满面的老人就是她的儿子。直到黄旭华哽咽着喊了一声“妈”,她才认出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孩子,瞬间热泪盈眶。   面对母亲,黄旭华心中充满了愧疚,这么多年来,他未能尽孝,没有回家看望父母,更错过了父亲的去世。母亲曾慎其也曾误以为儿子犯了什么罪而不得不逃离,但黄旭华只能对她保证自己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不能多说什么。   黄旭华在短暂的探望中,与母亲共进了自己最爱的家乡饭菜,并前往父亲的坟前上香告别。虽然心中有着万分的不舍,但由于工作的保密性,黄旭华很快就不得不再次离开家,继续回到核潜艇研发的岗位。   黄旭华的核潜艇事业并未止步于1988年的深潜试验,正是因为他和团队多年的辛苦付出,中国终于在1970年底成功下水了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成为全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黄旭华因此被尊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88年之后,黄旭华的身份逐渐被公众所熟知。1996年,他首次公开亮相并介绍了核潜艇的研发过程,这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家人和朋友终于明白了黄旭华当年选择的意义。   在此之前,由于他对家庭长期缺席,家人对他有着许多误解,甚至认为他是为了逃避家庭责任才不回家。直到黄旭华的故事被公布,家人们才认识到他所做的牺牲和奉献。   2016年,黄旭华受邀参加了央视的《开讲了》节目,为年轻人讲述核潜艇背后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唤起年轻一代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在节目的演讲中,黄旭华提到了自己多年来的坚持和团队的无私付出,这让观众们对他肃然起敬。   对于黄旭华来说,最大的遗憾是母亲在他回家探望后没几年就去世了,而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老人。尽管他如今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家庭关系也在逐渐和解,但对父母的亏欠始终是他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黄旭华的故事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以30年的“无名”换来了中国核潜艇的横空出世,以无数次的牺牲成就了国家的安全和尊严。他的一生,正是为国家富强而无怨无悔地奉献的真实写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