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我吧。”2021年3月13日,一名保加利亚的记者盛装打扮,
并和三位好友在俄罗斯外交部大楼前载歌载舞地向意中人疯狂求婚,然而结局却很扎心。 敢在外交部大楼前公然大张旗鼓地求婚,这被求婚的对象得有多大的魅力?
事实上,这位被求婚的对象还真是魅力十足,她就是俄罗斯外交史上第一位女性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 说起扎哈罗娃,那真是不一般。 她不光有迷人而甜美的外表,更有霸气强硬的外交手腕。在国际上被称为“普京性感又可怕的宣传武器”。
而这位犀利的“铁娘子”唯独对中国的事务格外亲和有礼,如春天般温暖。 扎哈罗娃,1975年出生于俄罗斯,父亲是前苏联驻华大使馆秘书,母亲是东方学家。
那时她的父母都在中国工作,所以扎哈罗娃的童年时期是跟着父母在中国度过的。 从此,扎哈罗娃开始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她从小生活在中国,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来自外交之家,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她的梦想也是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外交家。 因为热爱中国,扎哈罗娃想长大了从事与中国有联系的工作,那么学习汉语不仅是方便幼时的生活,更是为了梦想而做准备。 起初,年幼的扎哈罗娃想学汉语,妈妈以为小小的扎哈罗娃只是随口说说,
便对她说:“如你是认真的,就考虑并尽一切努力去做,这个决择有可能决定你的人生,
但如你只是一时兴起,就不要去了,我们需要支付学费的。” 年纪虽小,但有主见又懂事的扎哈罗娃向妈妈保证:“既然决定了,我一定要坚持学下去。” 于是她作为大使馆的孩子接受了中国的邀请,在北京的学校读书,学习中国文化知识。 为了学好汉语,她非常勤奋,一直坚持不懈,经过努力,扎哈罗娃不仅成绩非常优异,还会说一口标准的汉语。 作为一名立志成为外交家的“外交二代”,扎哈罗娃的父母也按照外交家的模式对她精心培养。
他们不仅支持她学习汉语,还注重对她全方位的培养。 好学的扎哈罗娃从不娇生惯养,总是努力学习多项技艺,终于歌舞全能,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1994年,19岁的扎哈罗娃回到俄罗斯,如愿进入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那时的俄罗斯正处于特殊时期,
扎哈罗娃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困难,在中国的父母无奈,只能痛心的对她说:“以后你的学业和生活只能靠你自己了。” 扎哈罗娃没有被困难击退,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靠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相比其他人,她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懂汉语。 那时她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在周末给一些中国旅游团当导游。她用流利的汉语为中国人讲述莫斯科的历史,
带领中国人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 可是那时的经济环境确实是太糟了,尽管扎哈罗娃一直在打工,但是生活上仍然捉襟见肘。 有一次扎哈罗娃居然赤着光脚跑回家了,原因是她的鞋子被人偷了,而她也只有那么一双。 不过,这些都没有让扎哈罗娃荒废学业。她凭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实习。
虽然父母身居高位,但她选择从基层杂志社的编辑做起。 在此期间,她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凭着顽强的意志,加上多年积累的经验,扎哈罗娃一步一步接近梦想。 2005年,扎哈罗娃有幸进入联合国工作。这期间,她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政策,
眼界进一步打开,格局也逐步加大了,她能够清晰看透世界各国的动向。 这不仅为她成为外交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她进入外交领域的一个跳板。 终于在2015年,40岁的扎哈罗娃迎来了机会,出任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还打破了俄罗斯外交发言人都是男性的传统。 不仅如此,在外交活动中,扎哈罗娃展现了她超常的外交能力,并在2017年1月26日,获得了一枚象征着俄罗斯外交部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 如今扎哈罗娃临近50岁,越加睿智迷人,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而女神在生活中也不可避免会遇到让人啼笑皆非的麻烦。 最出格的就是保加利亚的记者携带玩具枪、打火机等道具来到俄罗斯外交部大楼前,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以夸张的形式向扎哈罗娃求婚。 这位记者的行为引起警方的注意,不久就被警方带走,除了没收道具还罚了款。
而扎哈罗娃得知此事后苦笑着回应道:“男人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其实不只是男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扎哈罗娃的成功归结于家族强大的外交基因。可是先天条件好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先天条件好不一定会成为杰出的人。 扎哈罗娃之所以成为有着惊人魅力和杰出才能的外交界女强人,关键在于她后天的努力。 的确,光鲜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勤奋和努力。#玛丽亚·扎哈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