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将领谢晋元遗孀带着几十名老部下在街上流浪,陈毅在得知以后,立马抛下所有的事情,为这些抗日英雄们安排住处。
1949年的上海,百废待兴。战火硝烟散去,新政权的齿轮开始转动。这时候,陈毅市长桌上突然出现了一封农村妇女写的信。信中,她提到了一个几乎被时间尘封的名字——“八百壮士”。这群抗战英雄,竟然还有后人活着?
陈毅读完那封信,心里头五味杂陈,乱糟糟的想了许多。这封信,标志着凌维诚和“八百壮士”在战后生活的起伏变化正式开始。
时间回溯到1937年,淞沪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我国正面临危急关头,日本侵略者的脚步践踏着我们的家园。
在这样危急的关头,谢晋元率领着他的部队,接到了死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命令。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不到四百人的队伍,要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军,无疑是以卵击石。
在国家危难之际,谢晋元和他的部下毫不犹豫地奔赴了前线。为了壮大声势,迷惑敌人,他们对外宣称“八百壮士”,这支孤军,在四行仓库与日寇激战四天四夜,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战史诗。
四行仓库的枪声最终停歇,“八百壮士”奉命退入英租界。本来以为能歇口气,结果却发现他们要被缴械,然后被软禁起来。这支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队伍,被困在了名为“孤军营”的囚笼里。
1941年,不幸的消息传来,谢晋元被一个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叛徒给暗杀了。这位战场上的英雄指挥官,最终却栽在了同胞的刀刃上,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凌维诚得知谢晋元牺牲的消息,心里像是被雷击中了一样。曾经的上海大家闺秀,如今成了寡妇,独自带着四个孩子在广东农村艰难求生。
为了生存,她只得放下架子,学会了种地、洗衣和做饭。双手曾经细嫩白皙,现在却变得粗糙。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从未放弃,咬紧牙关,默默承受着一切,只为了能让孩子们活下去。
抗战胜利后,凌维诚带着孩子们回了上海,期待从此开启新生活。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八百壮士”的幸存者们,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迎来安稳的生活。他们流落街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曾经的英雄,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境地,这让凌维诚心如刀绞。
她决定,要为丈夫,为这些浴血奋战的兄弟们做点什么。她跑来跑去,跟“八百壮士”的幸存者和家属们聊天,了解他们的近况,能帮就帮一把。她为退伍军人寻找工作机会,帮助他们维持生计。
她费尽心思,终于搞到了一栋日本人留下的三层小楼,还帮老兵们在营地附近建了些临时屋出租,这样子可以多赚点钱。她就像个不停转动的陀螺,四处忙活着,为老兵们的生活操劳。
1949年,上海解放。新政权的到来,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凌维紧张地发现,孤军营的房子可能要被收回,他心里急得跟什么似的。
在走投无路之际,她鼓起勇气,给陈毅市长写了一封信,详细陈述了“八百壮士”的现状和请求。这封信,让陈毅震惊不已。
他没想到,这些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如今竟然生活如此困苦。他赶紧把情况报告给中央,这事儿很快就引起了党中央的特别注意。
毛主席亲自指示,要妥善安置这些抗日英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政治待遇。周总理也多次过问老兵们的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全力以赴,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政府快速响应,设立了专门小组,专门负责解决老兵们的安置问题。
政府给退伍军人发了钱,帮他们解决生活问题,还帮忙找活儿干,让他们能顺利回到工作岗位上。凌维诚和那八百名勇士,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八百壮士”和凌维诚继续发扬抗战精神,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八百壮士”的英勇精神。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20224.6.19抗日名将谢晋元夫妇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