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安德海向13岁的同治帝跪地求赐墨宝,同治帝虽气得浑身发抖

小万说 2024-11-23 10:00:15

1869 年,安德海向 13 岁的同治帝跪地求赐墨宝,同治帝虽气得浑身发抖,却仍扯出宣纸,写下一个 “女” 字赐予他,安德海满心欢喜地收下,浑然不知大祸将至。 慈安得知此事后,眉头紧皱,果断下令:杀!这一决定令宫人惊愕不已,毕竟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慈安一直以来凭借非凡智慧与慈禧周旋,彼此相互尊重,在朝政大事上也常共同商议决策。难道慈安此番要与慈禧彻底决裂?实则不然,这恰恰彰显出慈安的深谋远虑,其目的竟是为修复慈禧与同治帝的母子关系。 慈安虽非同治帝生母,却自幼将其抚养长大,给予无尽疼爱,同治帝对她极为依赖,凡事皆找慈安调解。而慈禧因过度关注朝堂权力,对同治帝疏于关怀,且管控严苛,致使同治帝心生抵触。相比之下,慈安的慈爱与和善让同治帝如沐春风,舒缓了他内心的诸多烦闷。 同治帝虽年幼,却能明辨是非。他深知安德海这个宦官恶行累累,不仅在后宫兴风作浪,还将触手伸向朝堂,对官员指指点点,常于慈禧面前进谗言,致使慈禧偏听偏信。安德海亦知晓同治帝虽年少却迟早会掌权,故而对其阿谀奉承。一日,同治帝读书时,安德海前来送补品,同治帝不耐烦地让其放下,安德海却自顾自地夸赞同治帝书法,并索要墨宝,同治帝冷笑,写下 “女” 字,暗指安德海会因张狂无度而失 “安”。 此事传入慈安耳中,聪慧的她瞬间洞悉同治帝之意。恰逢慈禧派安德海出宫置办龙袍,这一行为本就违反清朝祖制,太监不得擅自出宫。可安德海自恃有慈禧撑腰,肆无忌惮,大张旗鼓地出行,一路搜刮宝物。他在后宫树敌众多,官员们亦对其恨之入骨,慈安的态度又为官员们增添了底气。 安德海一行抵达山东时,被丁宝桢设伏擒获。即便被捕,安德海仍嚣张跋扈,妄图以慈禧之名压人,却不知此次在祖训与众人的合力之下,他已在劫难逃。慈禧虽有心袒护,然祖训难违,只能眼睁睁看着安德海被斩首。安德海因自己的张狂与肆意妄为,最终成为宫廷权力斗争暗流中的牺牲品,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也警示后人权力虽诱人,却需谨慎对待,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