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7日上午,在某部担任警卫班长的赵保群突然接到命令:"组织上决定派你去执行一项艰巨任务,今天下午,由你带5名战士去301医院,监护一名特殊病人张续,你们到岗后,不准与他谈论政事,病房门口要用屏风挡住,不许他与外人接触,每周二或周五病人家属来院探望时,要在旁边监听,谈话内容须作记录。病人生活不得给予照顾和方便。" 1972年的北京,5月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军营的操场上,赵保群像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工作。 然而,这一天上午,他接到命令,组织上要求他率领五名战士前往301医院执行监护任务。这名特殊的“病人”名叫张续,他不仅要负责病人的安全,还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谈政事,不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赵保群心头一震,任务的严肃性显而易见。然而,他并未追问,只是迅速整装出发。 下午,他们抵达301医院。 进入外科六病室时,门口的屏风将房间隔得严严实实。推开门,一位面色蜡黄、身体浮肿的老人躺在病床上。他的腿上绑着牵引装置,显然刚接受过手术。 “这是张续病人,他左腿粉碎性骨折,创口缝了21针。”医生简单介绍了老人的情况。 看着老人穿着破旧的棉袄,满脸疲惫,赵保群心中隐约感觉到,这个病人的身份绝不寻常。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赵保群开始日复一日地履行任务。 尽管组织上强调不得与病人建立私交,但赵保群发现,张续的举止与寻常病人不同。他沉默寡言,却透着一种刚毅的气质。一次,赵保群不小心扭伤了脚,张续注意到后,竟托护士送来药膏,并关切叮嘱:“按时擦,别留下毛病。” 赵保群心头一暖。 这个“有问题的病人”显然并非传闻中的那样。随着时间推移,赵保群开始不自觉地关心老人。尽管纪律明确,他仍主动帮老人擦拭身体、整理床铺,甚至悄悄为他买来营养食品。 盛夏的一天,张续随口说:“这季节西瓜应该熟了吧。”赵保群记在心里,第二天带回一个切好的西瓜,喂老人一口一口吃下。 他知道自己在冒险,但他更明白,这样的小小善举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然而,危险的气息从未真正远离。 1972年7月28日夜,赵保群正在营地休息,突然接到电话:“张续病人昏迷了,情况紧急!”他立即赶回医院,看到老人躺在病床上,口吐白沫,呼吸微弱。 值班医生不在,赵保群立刻跑了两公里,将主治医生从家中叫回。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张续终于脱离危险。 赵保群暗中检查药渣,发现中药中竟添加了一种名为“洋金花”的剧毒草药。这分明不是意外,但追查真相并不容易。 张续在清醒后平静地说:“小赵,别查了。有人想整我,你是查不到的。” 这一番话让赵保群更加疑惑,但他也明白,自己能够做的,就是尽心守护这个老人。 时间转眼来到1972年11月6日。 专案组宣布,解除对张续的监护任务。赵保群和其他战士被命令立即撤离。回到连队后,他被提前退伍,要求两天内离开北京。 临行前,他从医生口中得知了真相:张续的真实身份是开国上将张爱萍!他曾是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却在特殊时期蒙受不公,承受了非人的折磨。 得知真相的赵保群百感交集。 这一切仿佛让他重新认识了过去几个月的点点滴滴。他想起老人卧病在床时的刚毅,想起那些简短却意味深长的谈话。他隔着窗户对张爱萍敬了一个军礼,眼里噙满泪水。 回到江苏海安老家后,赵保群低调生活,对这段经历只字未提。 直到1986年,张爱萍平反后,始终惦记着赵保群的善举,多方托人寻找这位昔日的警卫员。他通过江苏广播电台发布寻人启事,最终找到了赵保群。 1987年11月13日,两人在北京重逢。 张爱萍见到赵保群,眼眶湿润,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保群,我当了国防部长,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赵保群笑了笑:“首长工作忙,我不想打扰您。看到您身体好,我就放心了。” 这场重逢弥补了十五年的遗憾,也见证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张爱萍对赵保群的恩情铭记于心。 他多次寄钱给赵保群,但每次赵保群都将这些钱捐给学校和敬老院。张爱萍深受感动,特意写下“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送给赵保群。 不仅如此,他还致信江苏地方政府,要求恢复赵保群的名誉与待遇。 赵保群后来成为当地的工商所工作人员,并被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他始终保持着一名普通士兵的朴实与善良,将张爱萍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 这个故事或许没有宏大的英雄叙事,但它真实而深刻。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士兵与一位将军的命运交织,他们的善良与坚守穿越历史的洪流,成为人性光辉的象征。 张爱萍曾感慨:“没有你,我可能活不到今天。”而赵保群的回答更令人动容:“做军人,就要听从内心。问心无愧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