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之“形”与高等教育之“实”----形式主义的审视与反思 在高等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本应成为教育智慧碰撞、教学理念传播、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引擎。然而,当下形式主义的阴影却悄然笼罩着高等教育的公开课,使其偏离了应有的教育轨道,引发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img]/storage/emulated/0/DCIM/Camera/1436142004.jpeg[/img] 形式主义在高等教育公开课中的首要表现,在于过度注重外在的“表演”而非内在的教学实质。许多公开课在筹备过程中,教师将大量精力倾注于教学设计的“花样翻新”。他们精心雕琢教学环节,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一场看似完美无缺的教学“秀”。例如,过度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性,不管是否契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强行插入多媒体元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使教学过程变得繁杂而凌乱。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刻意安排一些预先排练好的提问与回答,学生看似积极参与,实则是按照教师预设的脚本在进行机械表演。这种华而不实的教学展示,虽然在表面上可能给观摩者带来一时的视觉冲击与新鲜感,但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公开课的评价机制深陷形式主义泥沼。评价公开课的标准往往侧重于教学形式的完整性与新颖性,如教学环节是否紧凑、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教师教态是否优雅等,而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核心要素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评价导向使得教师在公开课准备过程中舍本逐末,将重点放在如何迎合评委的视觉与听觉感受上,而非专注于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一些公开课评价中,评委更多地关注教师是否运用了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是否采用了流行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了知识的增长、思维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却缺乏深入细致的考量。这就导致公开课逐渐沦为一种教学形式的竞赛场,而不是教学质量的检验台。 再者,形式主义的公开课还体现在其与日常教学的严重脱节。公开课往往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教学任务,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分离开来。教师为了准备公开课,可能会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进行精心打磨,而这种经过过度包装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却难以复制与推广。这就使得公开课成为了一种孤立的教学现象,无法对日常教学产生实质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展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准备,在日常教学中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众多的学生时,根本无法实施。这种公开课与日常教学的“两张皮”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宝贵时间与精力,也使得公开课的教育价值大打折扣。 从更深层次来看,形式主义公开课的盛行反映了高等教育在功利主义思潮冲击下的价值迷失。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公开课的成绩往往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学奖励等利益挂钩。教师为了在职业发展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与资源,不得不将公开课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手段,而忽视了公开课本身所承载的教育使命。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不仅扭曲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在参与公开课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虚假的教学表演,从而对公开课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怀疑。 要破除高等教育公开课中的形式主义顽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重塑公开课的教育价值取向,明确公开课的核心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教师个人的功利追求。教师在设计公开课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与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上,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体验,力求通过公开课为学生提供一次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其次,改革公开课的评价机制,建立一套以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应注重对教学过程的全面考察,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知识掌握程度等。同时,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了专家评委外,还应引入学生、同行教师等多方面的评价意见,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此外,要加强公开课与日常教学的有机融合,鼓励教师将公开课中的优秀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同时将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在公开课中进行探讨与解决,使公开课真正成为日常教学的示范与引领。 高等教育的公开课不应成为形式主义的温床,而应回归其教育的本真。只有摒弃形式主义的枷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导向,公开课才能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驱散公开课上的形式主义阴霾,迎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明媚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