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袁隆平到北京出差时,特意去看了身体欠佳的华国锋,当时华国锋不太愿见客,但得知来访的是袁隆平,他立马亲自将他迎进家里。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肚子饿,啥滋味? 90后、00后估计没啥感觉。 手机一点,外卖送到家,饿肚子? 不存在的。 但老一辈人不一样,他们经历过真正的饥饿,吃饱饭是最大的愿望。 这个愿望,在袁隆平出现之前,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摸不着。 而华国锋,则像那阵春风,把这颗星星的光芒洒向大地。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日子过得挺紧巴的,吃饭都成难题。 那时候,东西挺紧缺,不少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历史书上说的“三年自然灾害”,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的饿殍遍野。 “瓜菜代”,“观音土”,这些词现在听起来陌生,但对老一辈人来说,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粮食安全对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 而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国家也是拼了。 搞水利建设,兴修农田,各种政策都用上了,就盼着能多打点粮食。 可惜,传统农业技术太落后,产量一直上不去,填饱肚子依然是个难题。 这就像一辆破车,怎么加油都跑不快,得换个发动机才行。 科技,就是这个“发动机”。 而华国锋,可不是个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领导,早年在湖南,他可是实打实地干过基层工作。 修水利,建卫生所,带领农民消灭血吸虫病,这些都是他干的实事,洞庭湖的排涝系统和韶山灌区,这些都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工程。 他对农业看得很重,能感受到农民的艰辛,所以特别注重农业科技的发展。 1970年,湖南搞了个农业科技交流会,华国锋点名让袁隆平介绍杂交水稻。 当时袁隆平的研究还没啥大突破,但华国锋却很看好,鼓励他继续搞下去,这可不是随便说说,领导的重视,对科研人员来说,那就是最大的支持。 华国锋进入国务院后,对杂交水稻依然念念不忘。 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研究成功,华国锋立马派人去试验田考察,还指示要尽快推广。 在湖南和广西等地,短短两年间,已经种植了超过4000亩的杂交水稻。 这速度,没领导的支持,根本不可能。 华国锋,可以说是杂交水稻推广的“加速器”,他在医学方面也很有远见,早年在湖南就建立了第一批卫生所,还亲自下乡调研血吸虫病。 这些都表明,他是个重视科技,心系民生的实干家。 袁隆平,也不是个普通的农民,他家境不错,但他却对农业情有独钟,西南农学院一毕业,他本来想当兵,可国家让他搞农业,于是他就去了安江农校。 1950年代末,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亲眼目睹了饿殍遍野的惨状,更加坚定了搞农业科研的决心。 在试验田里,他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穗,穗大粒多,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1966年,他写了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这篇文章,可是个大新闻,挑战了当时的学术权威,为杂交水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要不是这篇文章,说不定就没有后来的杂交水稻了。 更巧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文革”就开始了,《科学通报》也停刊了,要是晚一年,这篇文章可能就见不了光了,也算是天意吧。 而“文革”期间,袁隆平也受到了冲击,但他顶住了压力,继续搞研究。 他带领团队一遍又一遍地试验,试过了好几百种,但始终没有停歇。 1971年,他们在海南岛发现了“野败”,为“三系”配套找到了关键“钥匙”。 然而,杂交水稻的推广面临一个主要问题:种子供应不足。 1975年,陈洪新给华国锋写了封信,请求中央支持。 后来华国锋二话不说,拨款150万,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笔钱,可是雪中送炭啊。 华国锋和袁隆平,这俩人,真是英雄惜英雄,他们心里都装着国家,一心一意服务人民,追求着同样的目标和信仰。 1970年的那场农业技术研讨会,是他们友谊种子萌芽的起点,华国锋对袁隆平的信任和支持,让袁隆平更有信心。 后来2006年,袁隆平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然而,当他得知华国锋的身体状况时,心中忧虑,决定前去探望这位曾经的领导者。 可当他抵达华国锋的住处时,却被告知华老并不愿见客,袁隆平担忧不已,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华国锋得知了他的到访,亲自走出来迎接。 两位老人紧紧握手,场面感人,这可不是作秀,是真感情。 之后在2008年,袁隆平出书,华国锋还给他写了序言,最后一句话是:“如今,他已经是中国和全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而我却垂垂老矣!” 这句话,让人泪目,如今这两位伟人虽然走了,但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中国人的心里。 现在杂交水稻的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科学家手里,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的农业科技一定会越来越发达,中国人的饭碗会端得更牢。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国锋与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