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将刘峙的父亲,因纠纷被乡邻打死,多年后已经发迹的刘峙回到家乡,亲戚让他为

爱吃凉历史 2024-11-23 19:42:51

国民党上将刘峙的父亲,因纠纷被乡邻打死,多年后已经发迹的刘峙回到家乡,亲戚让他为父亲报仇,他想了想却放弃了。 参与武昌起义后,民国成立,刘峙深造于河北保定军校。 在保定军校,刘峙精通英文和日文,阅读了大量国内外书籍。 1915年,23岁的刘峙从保定军校毕业,加入了巡防营。 此时的民国政府处于反袁世凯的护国运动中,刘峙因其反袁主张南下投入岑春煊麾下,在岑的两广都司令部担任上尉参谋。 在此期间,他晋升至中校副团长的位置。 孙中山与陈炯明的矛盾导致了国民党与陈炯明的冲突。 刘峙被任命为游击支队队长,带领部队在江西一带抗击反革命军阀。 随着黄埔军校的扩建,刘峙成为第二营营长。 1925年孙中山去世,陈炯明趁机进攻,刘峙在抗击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中,表现出色,成功抵御敌军的反冲击。 北伐期间,刘峙的第二师作为总预备队参与了多场关键战役。 1927年,刘峙随北伐军进入上海,参与了对上海地区的军事行动。 北伐胜利后,刘峙成为了蒋介石的亲密盟友。 四一二政变中,刘峙积极响应蒋介石的号召,参与了对共产党的镇压行动。 1928年,刘峙作为第一集团军总指挥,与杨胜治、顾祝同一同北上,直至中原大战蒋介石的胜利。 1935年4月,国民党实行军事编制改革,首次正式颁布军衔制度。 在这一体系中,刘峙被授予二级陆军上将军衔。 当时的刘峙年仅43岁,他被视为五虎上将之首。 此前的1931年,关东军的突然袭击导致东北地区迅速沦陷。 张学良,因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东北几乎在三个月内完全落入日军之手。 1936年,蒋介石亲自飞往西安,但遭到张学良的反复劝说拒绝,到了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采取了决定性的“兵谏”。 国民党内部因此分裂为何应钦和宋美龄两派,前者主战,后者主和。 刘峙站在何应钦一边,支持继续内战。 在各方面力量的博弈之下,蒋介石得以返回南京。 而刘峙感到自己的地位可能受到威胁。 随后,刘峙的军事行为变得过分谨慎,他不再展示过去的决断力。 在平汉路的作战中,其部队频繁败退,领土不断丢失。 抗战结束后,1945年2月,刘峙被重新启用,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国共内战期间,刘峙再次被派往前线。 他的部队主要负责河南、陕西地区的战略调配。 但此时的刘峙在策略的执行上频繁出错。 1948年底,他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司令,在此职位上,刘峙的主要任务是执行蒋介石的指令,并调度杜聿明等将领直接参与战斗。 1949年1月,随着杜聿明兵团的被击溃,淮海战役宣告结束。 战役后,蒋介石对刘峙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并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 刘峙预感自己在台湾难以立足,遂以就医为由留在香港。 他在香港暂时安顿下来,然而,蒋介石于台湾政局逐渐稳固后,因对刘峙的不满,取消了其战略顾问的职务。 此时的刘峙,借助累积的财富,仍旧维持着豪放的生活方式。 但一些曾随他逃至香港的部下,对刘峙的生活态度产生不满,最终联合起来侵吞了他的大量财产。 刘峙认为香港不再安全,决定带着家人前往更远的地方。 于是,刘峙与家人乘坐客船前往南洋。 抵达新加坡后,未及安顿,便遭遇强盗抢劫,损失了大部分随身财物。 此时的刘峙,已是家财几乎荡尽,他们不得不再次启航,最终抵达印度尼西亚。 在印尼,刘峙一家只得住在租金便宜的区域。 通过妻子黄佩芬的联系,刘峙在一所华语小学找到了教师的工作。 刘峙教授语文、数学甚至英语。 直到1953年,何应钦的说情使刘峙得以返回台湾。 在台湾,尽管蒋介石再次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蒋介石重新任命刘峙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刘峙,少年时期母亲改嫁后,他便由继父抚养长大。 他的元配杨庄丽与他同年,两人在19岁时结缘成婚。 由于杨无法生育,刘峙在近30岁时,通过杨的安排,迎娶了广东石城的陈氏为侧室,陈氏为他生下了多名子女。 后来,刘峙在1941年又娶了黄佩芬为继室,黄佩芬曾是他在开封任职时的家庭教师。 刘峙的长子刘涤寰成长在台湾,涉足低级职务。 刘伟超的子女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刘洁作为家族中的佼佼者,以优异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还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总统的亲自颁奖。 参考文献:[1]王家敏.刘峙大发死人财[J].财会月刊,2008(8):84-84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