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游览西安城墙,从建国门下来,突然发现西安事变纪念馆的牌子,距此只有500米,

寄文三农 2024-11-23 23:22:54

前天游览西安城墙,从建国门下来,突然发现西安事变纪念馆的牌子,距此只有500米,看了一下时间是下午四点,距闭馆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于是决定步行前往。 西安事变纪念馆也叫张学良公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曰纪念馆,其实是张学良将军的住所,他在此生活工作了1年2个月 ‌。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1932年由西安通济信托公司投资修建。公馆内有三栋三层中西合璧式楼房,分别是东楼(A楼)、中楼(B楼)和西楼(C楼)。中楼的屋顶采用中式的飞檐翘角,与东、西两楼的西式建筑风格稍有不同。1935年秋至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在此居住,并将西楼作为自己住宿和办公场所,东楼作为东北军驻外官员临时来陕的住所,中楼作为副官及秘书的办公场所。‌ 在这段时间内,张学良在西安公馆内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活动。1936年12月12日晚12时,他在公馆内召开高级将领紧急会议,宣布“兵谏”事宜,即西安事变。12月17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抵达西安就住在这里。 学过中共党史和近代史的人都不陌生,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纪念馆的展览由序厅、尾厅和四个单元组成,分别展示了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停止内战、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以及历史转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内容。 纪念馆内展出了大量历史照片、文物文献以及采用浮雕、场景、模型、影像等多种陈列展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重大历史意义。 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纪念张学良将军及其历史贡献的博物馆,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国近代史重要转折事件的遗址性博物馆。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感受张学良将军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和伟大情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去南京,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先后囚于浙、赣、湘、黔、台等地。风华正茂的张学良将军,从此结束政治生涯。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逐渐获得人身自由。1994年,移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虽然将军人生逾百年,但其闪光点就在于此的刹那间,使其名垂千古!

0 阅读:1
寄文三农

寄文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