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立陶宛释放对华和解信号,但有两个前提。第一,继续和台湾保持贸易联系,不改

观史之策 2024-11-25 02:50:47

上周五,立陶宛释放对华和解信号,但有两个前提。第一,继续和台湾保持贸易联系,不改变当前政策。第二,不会“不计代价”的修复和中国的关系。 11月22日,彭博社报道称,即将上任的立陶宛新总理帕卢茨卡斯表态,自己上任以后,希望能够恢复对华关系,以修复允许台当局开设所谓的“台湾代表处”造成的裂痕。 但是,这位新总理帕卢茨卡斯也强调,这种关系的恢复不会让立陶宛“不计代价”,也不会做出任何特殊让步。同时,立陶宛也不会改变当前的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了立陶宛和台湾的贸易关系。帕卢茨卡斯在原话中说:“我们认为外交关系是交换信息的一种可能,而不是软弱或牺牲什么”。 不得不说,立陶宛想得太美了,这两个前提条件一出,明摆着是告诉大家:立陶宛又想和中国和好,又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不过话说回来,头铁了三年多的立陶宛,为什么突然变卦?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当初的立陶宛,为何这么头铁? 首先,给大家补充几个知识点。一是立陶宛很小,人口不足300万,体量上和国内三四线城市差不多。二是立陶宛是第1个退出苏联的国家,“脑后有反骨”。这两点很重要,有助于后续理解立陶宛的反复横跳。 2021年之前,中国和立陶宛的关系都还不错。然而,这一切都在俄乌冲突后变了。一方面,立陶宛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盟友,并不断渲染威胁论。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欧地区挑事,许下大量投资,画下多张大饼。如,要求台积电在立陶宛设厂,签署半导体合作协议等。 于是,2021年,立陶宛为了讨好美国,允许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打这以后,中国和立陶宛的关系降到冰点,而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2022年,立陶宛对大陆出口暴跌78.3%。 可说实在的,78.3%看似很多,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想得这么严重。因为中国只是立陶宛第22大出口市场,占总出口的0.93%。是第10大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额的2.91%。总体来看,中国占立陶宛全部经济的1.5%。 另外,立陶宛也算了一笔账。和中国关系恶化后,立陶宛和中国的贸易减少了1.22亿欧元。但通过此举换来的政治资源,却帮立陶宛增加了1.15亿欧元的第三方市场。一出一进,实际净损失约700万欧元。除此之外,再加上欧盟、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支援”,这700万很快被补上了! 所以,想必大家也都看明白了。立陶宛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显然不能只向“钱”看! 立陶宛忘记了,美国是一个毫无信用的国家。3年过去了,美国当初的承诺基本没有兑现。于是,新一任政府才表态,希望上台后能恢复对华关系。 然而,由于美国现在还没有彻底抛弃立陶宛。所以,尽管立陶宛候任总理说想同中国和解,但由于事情还没严重到不得不低头的地步,自然不会“不计代价”的恢复关系。 而这种墙头草,两边倒,无异于是个跳梁小丑,中国多看他一眼都算我输!

0 阅读:14
观史之策

观史之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