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的深情悔悟:若能重来,我绝不会让孩子住校 近日,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们

山里记食美 2024-11-25 16:51:44

一位母亲的深情悔悟:若能重来,我绝不会让孩子住校 近日,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们聊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好友磊子的儿子正在读初二,一直以来都是班里的佼佼者,但本学期成绩却突然大幅下滑,这让全家人都忧心忡忡,担心他会被分流。 磊子的儿子选择了一所私立初中,该校以全面发展著称,虽然学费高昂,但提供了丰富的兴趣班。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要求学生全部住校,家长只需将孩子送入校门,便无需再为孩子的学习和特长培养操心。 在入学之初,磊子和妻子认为孩子已经长大,具备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寄宿学校能够进一步提升他的独立性,并节省往返学校的时间。然而,如今磊子却深感后悔,他说:“我真的不该让孩子住校。以前那个无话不谈的孩子,现在变得沉默寡言。” 磊子的妻子更是眼含热泪地表示:“我们当时想得太简单了,总觉得孩子住校后,家长会轻松些。谁能想到那么小的孩子就会遭遇抱团和孤立。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不会送儿子去住校。” 后来他们才得知,磊子的儿子在宿舍里被舍友孤立了。孩子回忆说,刚住校时大家关系都很好,但一次晚自习后,舍友们计划逃出学校买吃的,他拒绝了。不知为何,舍友们外出时被班主任发现,从此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小打小闹地孤立他。 起初,舍友只是不和他说话,放在宿舍的文具也莫名其妙地消失。后来,这种情况逐渐蔓延到整个班级,男生们开始集体孤立他。一个原本性格开朗的孩子,很快就变得不爱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也开始一落千丈。 了解到儿子在校的情况后,磊子毫不犹豫地托人找关系给孩子办理了转学手续。虽然新学校远不如之前的私立学校出名,师资力量也逊色不少,但孩子却肉眼可见地开心了起来。 磊子的妻子流着眼泪说:“我现在不求别的,只希望他能重新快乐起来。”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尽早独立,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来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然而,我们往往会忽略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时,我们简单粗暴地将孩子置于一个需要独立的环境中,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并不建议孩子过早地住校。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也曾在节目中明确表示:“生活再苦,也不要让孩子去住校,住校带来的伤害真的很大。” 白岩松之所以这么提醒家长,是因为他曾亲自到一所寄宿学校进行考察。他发现,寄宿学校里的孩子心理发展大多数都不健康。后来与心理学老师交谈后得知,这些孩子由于年龄小,来到学校后每天都很想爸爸妈妈,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 众所周知,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很难长成积极阳光的样子。 不仅如此,孩子过早地住校还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首先,过早住校更容易接触校园暴力。虽然学校有老师监督,但班级里学生众多,老师精力有限。宿舍一旦发生矛盾,有些胆子小的孩子根本就不敢与老师沟通。时间长了矛盾激化,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孤立。 其次,住校的孩子更容易早恋。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再加上突然间离开父母的约束和管教,会让他们内心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和关注,就会造成孩子在情感上的焦虑。这种焦虑的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在别的地方寻求情感寄托,从而导致早恋现象的发生。 最后,住校的孩子更容易染上坏习惯。青春期的孩子自控力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如果舍友们有不良习惯或爱好,孩子很容易就会被带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能住校。家长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但我建议以下五类孩子最好不要过早住校: 第一种是社交能力比较差的孩子。这类孩子如果过早住校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当他们的社交技能还不足以支撑他们与各种同学交往时,住校会让他们感到很难过和不安。时间长了,这类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沉默寡言,并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第二种是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孩子。现在食物过敏、慢性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对于这类孩子而言,住校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学校可能无法提供针对个人特殊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和照顾。 第三种是自控力差的孩子。这类孩子很难抵御外界的诱惑。如果没有父母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过来。 第四种是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小宝贝,除了学习几乎不干家务活。因此这届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但住校意味着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和时间管理等都要自己把控。这就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如果孩子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的话,建议不要太早让孩子去住校。 第五种是年纪较小的孩子。有些家长为了方便工作,在孩子上小学后就送去了寄宿学校。但这种做法我并不推荐。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在情感和生活上会更依赖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如果父母长时间缺位的话,会让孩子变得孤独、没有安全感。这类孩子长大后情感会变得异常疏离、不愿与人接近。即便他们看似和谁都能打成一片,但内心深处的不安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