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郭沫若病世8个月后,他的妻子于立群,突然在家中自缢身亡。原因竟然是:看见了郭沫若的一封信。 郭沫若,这位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人物,其个人生活同样充满了复杂与戏剧性。从早年的封建婚姻,到与日本护士的深厚情感,再到最终的再婚,郭沫若的人生轨迹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挣扎,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 1912年正月十五上元节,郭沫若在父母郭朝沛与杜遨贞的安排下,与张琼华草草完婚。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幸,郭沫若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不满使他在婚后第五天便离家出走,前往成都追求学术理想和个人自由。然而,尽管郭沫若选择了逃离,他与张琼华之间的婚姻关系却未曾正式解除。直到1939年,郭沫若才回乡向张琼华鞠躬道歉,而张琼华则在郭家守候了整整68年,终身未育。这段情感的疏离,不仅体现了郭沫若对个人情感和婚姻自主的追求,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束缚。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中,邂逅了东京圣路加医院的护士佐藤富子。这段跨国恋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特殊,佐藤富子为郭沫若取名“安娜”,并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毅然前往东京与郭沫若在冈山同居。这一决定不仅展示了佐藤富子对郭沫若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她对自身命运的勇敢掌控。两人在日本共同生活了21年,渡过了郭沫若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岁月。这段时间,郭沫若在学术与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安娜则在背后默默支持,成为他精神上的坚强后盾。 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郭沫若的生活轨迹。他被迫告别安娜,返回中国投身抗日战争。这一离别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重大打击,也标志着他重新投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安娜独自在日本面对政治动荡和生活压力,艰难地抚养着他们的孩子。她的坚韧与勇敢,成为了战争时代女性的缩影,也凸显了跨国婚姻在动荡年代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1938年,郭沫若与《救亡日报》社成员于立群结婚,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这段婚姻不仅为郭沫若提供了新的家庭支持,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中国革命和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积极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然而,他的个人生活依然充满了波折和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和思想。 于立群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家境贫寒,但姐妹俩感情深厚。姐姐于立忱聪慧好学,考入北大深造,而于立群则凭借出众的外表和演技,进入上海戏剧社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演员。尽管从此天各一方,但姐妹俩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37年,郭沫若从东京回到国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于立群结识了这位满腹才华的文人。年仅21岁的于立群青春懵懂,对这位学识渊博、风度翩翩的男子产生了好感。郭沫若也被于立群的美貌和活泼所吸引,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最终,于立群被郭沫若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1939年,于立群和郭沫若在重庆举行了婚礼,尽管生活清苦,但有爱人相伴,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1967年,于立群的两个儿子先后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让她几近崩溃。1978年,郭沫若与世长辞,于立群再次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 在整理郭沫若遗物的过程中,于立群无意间发现了一封写给姐姐于立忱的信。当她打开信件,逐字逐句地阅读时,一个惊天秘密渐渐浮出水面,震惊得她目瞪口呆,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原来,自己敬重的丈夫竟然曾是姐姐的恋人,而姐姐的自缢身亡,竟与丈夫脱不了干系。 如今,真相大白,于立群心中五味杂陈。曾经敬重爱慕的丈夫,竟是害死亲姐姐的罪魁祸首。多年来,自己竟然嫁给了仇人,还为他生儿育女,侍奉左右。想到这里,于立群悔恨交加,恨自己当初的无知,更恨丈夫的薄情寡义。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巨大的打击下,她选择了与姐姐一样的道路,在家中自缢身亡。 对于国家而言,郭沫若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值得敬仰的时代楷模。然而,对于于立群姐妹来说,他却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在爱情的战场上,郭沫若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他辜负了于立忱的一片深情,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更让于立群在悔恨和绝望中走上了不归路。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更要懂得珍惜身边的人,用真心呵护每一段感情。否则,得到再多又有何用?
北.京长城就是他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