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殷斐然从常州工学院毕业了,她对医学还是充满了期待,但最后却成了一名会计,直到26岁这年,突如其来的疾病折磨得这个女孩不成人样,她做了一个让家人一时间不能接受的决定...... (主要信源:发布于2024-10-31 08:13·北青网 “泪目!她的生命定格在26岁,体内曾有16枚钢钉”) 在江阴这座温婉的小城里,殷斐然,一个26岁的姑娘,用她短暂却璀璨的生命,书写了一段关于爱与奉献的传奇。 她,像一朵在风雨中坚韧绽放的花,将最后的芬芳留给这个世界,但其实这一点从很小就可以看出来,从小,殷斐然的心中就怀揣着一个医生梦。 殷斐然每次看到电视里那些医生穿着白大褂,忙前忙后地救人,她的眼睛里就会放出光来,她心里有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手术台前,用医术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 但命运好像总爱捉弄人,一场病把她的医生梦打得粉碎,她的身体里曾经钉过16枚钢钉,这是她和病魔斗争的印记。 夜深人静的时候,疼痛总是不期而至,她就会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我有家人的爱,有朋友的爱,有伴侣的爱,唯独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即使这样,她对生活的热情一点没减,对梦想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她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自己的医生梦得以实现。 虽然当初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和她的梦想差得远,但她没有因此就放弃,她用自己稳定的收入,每个月都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用这种方式,她传递着自己的爱和温暖。 殷斐然知道,自己可能没办法亲手去治愈病人,但她相信,每一份捐款都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孩子。 她想,这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医生梦,她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她的心灵却因为这份坚持和爱而变得伟大。 她说:“我无法成为站在手术台上的医生,但我可以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在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她经历了无数次与病魔的斗争,也见证了人间的真善美,那些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的医务人员,那些给予她鼓励和帮助的病友及家属,都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力量。 面对生命的尾声,殷斐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选择——她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医学研究和治病救人出一份力,她说:“生命给了我痛苦,我却要用它来唱歌。” 说这话时,她的眼神里既有坚定,也有释然,她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但希望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能以另一种形式“活着”,继续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她的家人泪如雨下,既悲痛又欣慰,他们知道,这是殷斐然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也是她生命之光的延续。 这个决定最初让她的家人难以接受,他们的心情复杂,既有悲伤也有不舍,但殷斐然用她的爱和坚持,慢慢地说服了他们。 她让家人理解,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一种无私的爱,最终,在九月的一天,家人和她一起,在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志愿书上签了字。 前不久,殷斐然的眼角膜成功地帮助了两位患者重见光明,她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她的爱和奉献精神,将会在这个世界上继续传播,激励着更多的人,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即使生命有终点,爱与温暖却可以无限延续。
2020年6月,殷斐然从常州工学院毕业了,她对医学还是充满了期待,但最后却成了一
易信娱乐
2024-11-26 18:11: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