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担任东北抗联3军总指挥的李兆麟,抱着6个月大的孩子,走向深山。  

绮南爱历史 2024-11-26 21:23:05

1941年,担任东北抗联3军总指挥的李兆麟,抱着6个月大的孩子,走向深山。   妻子金伯文得知他把孩子丢弃后,崩溃大哭。李兆麟将军却怒吼妻子:“你要敢把孩子从山里抱回来,我就当着你的面,用枪把他打死!”   此刻,他的心跟妻子一样痛,可为了全军战士的性命,他不得不这么做。   1941年,零下40度的东北林海雪原,一支抗联队伍在日军追击中艰难跋涉。 东北大地被白雪盖得严严实实,风吹过来就像刀子刮脸,脚下全是没膝的雪。 当时李兆麟将军的妻子金伯文已经怀孕7个月,却得跟着部队风餐露宿。 别以为她是娇弱的妇人,她可是一名真正的战士,硬是在缺衣少粮的条件下坚持行军。 在行军途中一边要面对恶劣的天气,一边要不断地跟日寇作战。到了生产那天,她实在撑不住了,靠在雪地里就生了下来。 没有医生,没有热水,更没有消毒工具,她硬是靠自己的毅力,咬牙忍痛。 更神奇的是,这孩子也不简单,没奶喝,全靠一点融化的雪水和掺了草面的汤活了下来。 孩子的啼哭声在雪地里特别响亮,本来是生命的象征,可在这时候却成了危机的信号。 风越来越紧,追兵的脚步越来越近,李兆麟为了保全全军战士,他思虑再三后决定把孩子留下。 可身为母亲的金伯文哪里能忍受和骨肉分开的痛苦,何况是把仅6个月大的孩子独自丢弃在深山。 得知丈夫把孩子丢弃后,她哭着要去把孩子抱回来,李兆麟却说:“今天你要是敢把孩子抱回来,我当着你的面,用枪打死他!” 对于李兆麟而言,他做出这个决定又何尝不艰难。他除了是父亲的身份外,还是一个战士,同时是三路军的总指挥。 在东北抗联的队伍里,苦是常态,绝望也是常态。李兆麟带队的时候,遇到过无数次生死难关。 1938年抗联西征时,他们在林海雪原中行军了整整一个月,身上的干粮吃光了,只能啃干蘑菇、啃皮带,甚至吃发霉的烂马皮。 为了让战士们不冻死,他每晚都坚持给篝火添柴,有时候还叫醒熟睡的战士活动身体,避免冻伤。 有人饿得扛不住,偷吃自己分到的最后一点粮食,李兆麟发现后没有责怪,而是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了对方。 如今在敌人围剿的压力下,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李兆麟再次牺牲自己,忍痛丢下自己的孩子。 顾全大局的金伯文最终没有去找寻孩子,可是此时的她也非常难过,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幸运的是,孩子并没有死,他在冰雪中等到了奇迹。有一位好心的抗联老战士发现了他,把他带走抚养了起来。 然而,战争让一家人再也没能团聚,孩子长大后也没能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后来,李兆麟和金伯文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却没能享受久违的和平。1946年,李兆麟在哈尔滨被刺杀,年仅36岁,留下妻子和另一个孩子独自生活。 如今在回看,当初李兆麟的选择,他始终代表着抗联精神的写照:以小家换大家,为民族争未来。 参考信源:李兆麟:一定是有万般无奈 当年我才将你放在雪地里 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7-04-05

0 阅读:71
绮南爱历史

绮南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