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损失10多亿!贺兰山煤层燃烧300年,至今都没熄灭,每年损失115万吨煤炭! 贺兰山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整个山脉南北长220公里,山脉的宽度在20到40公里不等,该山脉的平均海拔在2000米到3000米,可以说并不是很高。 但是由于气候条件非常好,降雨量也非常地丰富,地质构造为不少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基础,所以贺兰山的生态系统良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光是野生植物便有500多种,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在100种以上,类似于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等较为稀缺的植物在该区域都存在。 同时有植物,必然也有动物的存在。的确,贺兰山还被称之为北方的“天然动物园”。然而,贺兰山最大的财富可能并非只有这些野生动植物,还有我们最大的矿产资源。 在贺兰山下,有一处被称为“地狱之眼”的地方,那里,一场持续了300年的燃烧从未停止,它吞噬着宝贵的煤炭资源,每年造成10亿元的经济损失。 燃烧的煤炭不仅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在这种没有节制的燃烧下,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并且给当地的生态造成很大的破坏。 这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的肆虐,更是人类对自然力量认知的局限和无奈的体现。 此地生产的煤炭为最优质的太西煤,由于杂质含量低,燃烧时候产生高热量,而且燃烧产生的灰烬较少等特点,被誉为“太西乌金”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既然损失这么大,为什么我国不能去灭火呢? 其实,我们也很想将火彻底灭掉,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先来看看贺兰山煤层燃烧的原因,专家们曾经研究过,贺兰山燃烧与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循环有关。 那里的地层褶皱复杂,断层和溶洞遍地都是,地下水根本排不出去,成了个恶性循环。一旦煤层着了火,地下水就会传热到地下深处,搞得地下水温度升高,形成了热水溶洞。 受贺兰山的士的影响,本来灭火就困难,这些热水溶洞的存在,更是使得灭火工作难上加难了。既然这么难治理,那就放着不管吗? 当然不是。政府和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他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将火区治理纳入贺兰山一体化治理范畴。过去,火区治理与生态治理是分开的,这显然不利于问题的全面解决。 还可以探索"边剥离灭火边生态恢复"的方法。对于自然保护区外,火势蔓延快、造成地质灾害的火区,可以在严格监管下适度采用剥离灭火法,同时进行生态修复。 加强火区监测和科研攻关也至关重要。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预判火区发展态势;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将贺兰山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