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去俄国访问,跟俄国人一起吃饭,吃完饭他悠闲地抽起烟来,这时候

马二历史趣闻 2024-11-28 11:49:06

1896 年,李鸿章去俄国访问,跟俄国人一起吃饭,吃完饭他悠闲地抽起烟来,这时候旁边的俄国高官却叹气说:“怪不得大清会输!”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尝试与屈辱外交。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大清被迫割地赔款,李鸿章因其条约的签署饱受指责,甚至遭到国内的弹劾与民众的强烈不满。   尽管如此,慈禧太后和恭亲王依然深知李鸿章是忠实执行上峰意图的工具,便在次年安排李鸿章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作为缓和中俄关系的重要代表。   为了迎接李鸿章,沙俄派出了外交大臣维特负责接待。维特对中方礼仪非常谨慎,力图提供最高规格的待遇,从苏伊士运河接待到圣彼得堡的欢迎仪式,无不精心安排。李鸿章的行事风格却让维特大跌眼镜,在欢迎仪式之后的吸烟场景中,李鸿章展现出一副久经世故而又充满民族特色的威仪。   在圣彼得堡的欢迎仪式过后,维特安排了茶点,而李鸿章则坐定之后显然有了吸烟的兴趣。当维特礼貌地询问是否需要香烟时,李鸿章并未直接答复,而是从喉咙中发出了一声似马叫的低沉嘶鸣。   这声音仿佛是一种信号,瞬间就有两名随行侍者如同表演一般飞奔而出,一人托盘、一人手持长烟袋单腿跪于李鸿章面前,随即进行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吸烟仪式。   在整个过程中,李鸿章面色如常,双眼半闭,连手指也不曾动一下,侍者们则分工明确地将烟杆递至李鸿章口中,烟草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样的场面让维特大为惊异,尽管他是沙俄两朝元老,见惯了各国的外交礼仪,但这样的排场与形式仍让他心生摇头的叹息。   维特无奈地在心中嘟囔道:“难怪大清会输。”这一场吸烟的演出既是对大清传统礼仪的坚守,也是清政府面对现代化世界的落伍体现。   李鸿章在俄国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大清重臣对于尊严与面子的极度在意,这种过度的形式感反映了晚清时期顽固的保守主义倾向和对实际国力的缺乏认识。   李鸿章的吸烟仪式也成为了一种象征,表明清政府在面对外界时,仍然沉迷于表面文章,而不愿去改变实质上的落后状态。这次吸烟的场景虽然极具民族特色和个人魅力,但也无形中显现出中西方在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上的深刻差距。   李鸿章此次俄国之行之后,还访问了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其中包括了美国。他的出访在各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李鸿章出行时的豪华阵仗,从珍禽异兽到封装好的天山雪水,无不令西方人感到新奇。   尽管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的代表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尽力为清政府维持体面,但这些举动终究无法掩盖清政府内部的腐败与衰落。   李鸿章的养子李经方也随行参加了这次出访。李经方并非李鸿章的亲生儿子,而是其六弟的儿子,因李鸿章年过四十膝下无子而被过继名下。   李经方聪明能干,深得李鸿章器重,甚至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曾一度代替父亲担任对日谈判全权大臣。尽管李经方对清政府割地赔款的政策心怀不满,但也只能遵循父命,不得不继续在官场效力。   李鸿章去世后,他的大部分遗产留给了李经方。李经方依靠父亲留下的财富,在芜湖等地广泛投资,从房地产到保险公司,积累了大量财富。   李经方在家教方面却失败了,他的儿子李国烋终日荒废,不务正业,沉迷于烟花之地与赌博,最终挥霍掉了祖父与父亲的全部财产。李国烋的结局极为凄惨,1953年因贫病交加而去世,被草草裹在破草席中下葬,这样的命运不禁令人唏嘘。   李鸿章在俄国发出的那一声嘶鸣,60年后,他的混血孙儿李国烋竟然在凄凉中重演了一出人生的悲剧。从李鸿章到李经方再到李国烋,三个不同年代的家族成员,见证了清政府由强盛到没落,家族财富的兴衰,以及时代对个人命运的无情戏弄。   而与李鸿章同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其家风的不同教育了后代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也许正是家族教养与风格对后人影响的鲜明对比。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