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生理需求前往附近草丛解决,却意外察觉阵地上空无一人,出乎意料的是,美军突然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谱写了一段战争传奇。 湖北枝江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潘天炎的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尝尽了世间的苦楚。 17岁那年,国民党抓壮丁,他被迫入伍,成了炮灰。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他跟着部队一路溃败,以为人生就这样完了。 但是转折点出现在他遇到解放军营长的那一刻。营长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简简单单一句:“孩子,跟我走吧,这里有你的未来。”就这一句话,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 后来他加入了解放军,一开始只是做后勤,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要上战场,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 1951年,朝鲜战场,汉江南岸,鼎盖山。潘天炎所在的志愿军部队正在阻击美军。炒面就雪,这是志愿军的家常便饭,但战场上的雪哪有干净的?不少战士都肠胃不适,潘天炎也是一样。 那天,战斗间隙,肚子一阵翻江倒海,潘天炎赶紧跑到僻静处解决问题。等他满心轻松地回到阵地,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了,美军的炮弹还在四周爆炸。 战友们呢?去哪了?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人有点懵。 走?往哪走?前有追兵,后无援军,两眼一抹黑。 潘天炎心里明白,现在跑路,纯属白给。 与其当逃兵,不如拼了!就算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潘天炎开始在工事里搜集弹药。还好战友们撤得急,留下了一些好东西:六颗炸弹,还有一些手榴弹。他把炸弹埋好,回到工事里,等待猎物上门。 没多久,美军摸上来了。刚到阵地前,“轰轰轰”,炸翻一片。潘天炎趁机大喊:“兄弟们!美国鬼子摸上来了!冲啊!”然后把所有手榴弹都扔出去,又炸死了几个。 美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以为志愿军有大部队埋伏,吓得掉头就跑。潘天炎心里清楚,这只是缓兵之计。 他赶紧跑到前线,搜集美军遗落的枪支弹药,捡了一些冲锋枪、卡宾枪和手雷。 但是美军很快组织了第二次进攻。炮火过后,步兵冲锋。潘天炎躲在工事后面,听到敌人靠近,就拉响手雷扔了出去。爆炸声中,敌人四处逃窜,他又端起冲锋枪扫射。 当时美军的进攻再次失败。美军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被打退,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志愿军的火力太集中了,好像只有一个人在战斗。 美军指挥官得知后,气得鼻子都歪了,这么多人居然被一个志愿军耍得团团转,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活捉这个“独狼”。 这回,美军改变了战术,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潘天炎知道,自己暴露了。他跳出掩体,端起冲锋枪扫射,下定决心要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子弹一颗颗射出,敌人一步步逼近。 就在潘天炎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军阵地突然开火,子弹和炮弹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打得美军抱头鼠窜。 潘天炎回头一看,增援部队到了!原本消失的战友们不知何时出现在身旁。他眼中一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原因是潘天炎拉肚子那会儿,班长接到通知,说鼎盖山的防御工事损坏严重,部队得转移。班长领着战士们撤退,一清点人数才发现潘天炎不见了。 前方枪声不断,大家都很着急,但后方的战斗也很激烈,实在抽不出人手去救他。等后方战事一结束,他们立即赶到前线,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潘天炎。 潘天炎一个人,和900多名敌人周旋,硬是扛住了多次进攻,直到增援部队赶来。他,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潘天炎被志愿军总部评为“青年英雄”。 1953年,毛主席接见了他。人民出版社出了本连环画,叫《青年英雄潘天炎》,部队也把他的故事写进了军史。 潘天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斗,更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他们为了国家和平,不惜牺牲自己,流血流汗,书写了一段段英勇的故事。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潘天炎这样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信息来源:潘天炎.只身战群敌,电波里的孤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