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能社交法则:不分析对方,只表达自己》
只要有人,就会有社交。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说话,都希望自己的话能得到回应。
但很多时候,对话反而是烦恼的源头。
尤其是那些否定的话,不投机的话,乃至阴阳怪气的话。
我们会因为否定的声音陷入「自证陷阱」,会因为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情绪,忘记了自己的需求。会因为想要知道对方的真正动机而焦虑难言。
如果说,在社交过程里,能找到一个万能法则的话,大约就是:
从不分析对方,只是表达自己。
这不是自私的考量,而是现实主义的主张。
所有对某个人的分析,一定是因为这个人身上存在着某个问题,而问题则对应着需求。
如同你分析减肥的问题,是因为你有减肥的需求;你分析学习的问题,是因为你有想要通过考试的需求。
那么,当你把某个人当成问题的时候,你的需求是什么?
你会在潜意识中把对方当成你的需求。这是格外危险的事。因为这意味强弱地位的转变。
即使这个需求是虚假的,被你无形中创造出来的。
因此,真正重要的永远都是:
你想要表达什么?你是否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你的表达又是否能够帮助你达成目标?
这才是你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你希望在这一场谈话中拥有融洽的气氛,那么你只要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这一目标即可。
其他诸如希望能够拿下这次的业务,希望快速结束这场谈话,甚至希望羞辱对方,都是同样。
而不是浪费时间分析面前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是内向或者外向,是善意还是恶意,是有明确目的,还是无明确目的。
TA说自己「从小在英国留学,看到那里的人们衣食住行都格外有格调」,这句话到底是分享还是炫耀,是无意聊起还是另外有什么原因——即使你能够回答正确,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必须确认这些问题有助于你打成自己的目标。
但在这之前,毕竟先要有一个目标存在。
只有如此,一切才会变得明朗。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那个「以终为始」的习惯,无非是这个道理:先设定目标,再展开你的行动。无论是肢体的,还是语言的。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思想的。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分析,而是没有目标引领下的分析,最终一定会让你迷路。
有多少次,当你不断琢磨对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否是在内涵我」的时候,你既没有得到答案,也忘记了自己的表达,甚至最终陷入自我怀疑,开始有了对对方莫名其妙的需求感之中?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自我表达」,你的语言就会有一条明确无误的路径。
你会条理清晰、应对自如。
你不会陷入任何无意义的内耗、自我怀疑,以及无限蔓延的需求感之中。
只是想着你的表达。
只是专注你的目标。
宁可一思进,莫要一思停。
理想情况下,你们应该有相同的语境和所要探讨的主题。如果没有,那么你要让TA进入你的语境和主题,或者至少你愿意进入TA的。
除此之外,都以话不投机半句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