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同样是不屑于人情世故,为什么胡宗宪说高翰文不适合做官

长江有大中 2024-11-29 04:21:59

《大明王朝1566》中, 同样是不屑于人情世故, 为什么胡宗宪说高翰文不适合做官, 却不说海瑞不适合做官? 高翰文的问题在于, 他不是在做官, 而是在做人。 高翰文是真正的文人书生。 何谓文人书生, 就是做事情考虑事情, 单凭四书五经那些内容。 而四书五经里的那些内容告诉你, 君子不党。 所以高翰文一开始提出以改兼赈, 两难自解的方略的时候, 他是真的觉得这个方略可以行得通, 这个方略可以救淳安和建德的灾民。他的这个方略真的没有私心, 他的这个方略是一举两得。 他并不是为了搭上严党这条线, 才提出的这个方略。 到了后来, 他听到了胡宗宪的谈话, 坚决不在郑何二人提出的议案上签字, 也不是为了搭上清流这条线。 他一开始提方略, 因为那是圣人的处事办法。 他后面不执行省里的议案, 也是因为那个圣人的处事方法。 我在有关“海瑞的大明律”那个问题里说过 政治的核心是: 分清楚, 谁是敌人, 谁是朋友。 换言之, 你想要成为一个政治官员, 就要分清楚, 你要站边。你可以选严党, 也可以选清流。 但是你不能即要也要。 更不能完全没有立场的时候, 就去做让人误会的事。 高翰文下浙江之前, 去见了严世藩。这在所有人看来, 你高翰文就是投靠了严党, 你下浙江, 就是带着严世藩的命令来推进改稻为桑的。 可是细看高翰文去见严世藩那段戏, 就会发现, 高翰文对于自己已经是严党阵营的事情,完全没有意识。他去见严世藩, 只是认为严世藩叫他来, 他就来了。 政治上, 一见面, 一投足, 一封信。都是一个政治信号。 而高翰文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他即认识不到自己被外界认为是严党, 也认识不到他做为严党, 应该赞同郑何的议案, 同时压制下面两个县令, 让他们按议案办事。 所以, 他在反对议案的时候, 所有人都懵了。郑何后面有一段经典的戏, 得出的结论是:上面已经乱了。 为什么上面已经乱了, 因为给到的信息已经自相矛盾了。 严世藩做为严党上层领导, 按道理说, 他举荐过来的知府, 当然是为了来推进改稻为桑的。结果新来的知府反而跟清流举荐的县长一起, 带头反对议案。 那严世藩的意思, 到底是想改稻为桑, 还是不想改稻为桑。 于是后来, 郑泌昌, 何茂才才得出一个结论,严世藩是即想改稻为桑, 还不想按原来的方法贱买农田。是想让他们出血, 是要牺牲他们。 郑何二人做出这么大的误判,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翰文并不认为自己是严党, 所以他听了胡宗宪的话, 反对议案。 这件事情一出来, 高翰文的政治生命就算结束了。 首先, 高翰文即得罪了严党——因为严世藩的原意就是让高翰文配合郑何二人强制改稻为桑。 其次, 高翰文也得罪了清流——你是严世藩举荐的人,就不可信。何况你后来还背刺严世藩,更不可信。 在整个大明朝庭里, 高翰文没有朋友, 全是敌人。 不要误会以为清流保护高翰文, 就认为清流会接收高翰文, 那是在倒严的时候, 高翰文是一把枪, 用得着他。 一旦倒严结束, 高翰文没有了利用价值, 清流就不会再用他。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 高翰文以后会不会再因为别人的一段话, 就反对清流。毕竟哪个政治人物屁股完全干净——后来徐阶老家棉业的事情, 高翰文不也桶出来给裕王了吗? 所以高翰文不是不懂人情事故, 而是他真的不适合政治。 相反, 海瑞却非常懂得政治站队。 他第一天到淳安的时候, 就很懂得利用裕王举荐这个身份来拉笼田县丞和马班头, 在牢里的时候, 他还假装不经意的提起裕王要照顾自己家人的事情。逼得田马二人在狱中直接改变站队。 他知道, 哪怕他没见过裕王。但是裕王给吏部举荐他出来当淳安县令, 在官场上就是他海瑞是裕王的人这个明确的政治符号。 这与高翰文去见严世藩还不认为自己被认定为严党, 差距一目了然。 在严党没有倒下的时候, 他的立场也非常坚定。虽然他也末必认同清流, 但是他懂得在政治上, 清流不是敌人, 严党才是。 他的不懂人情世故, 主要在于他笃行的政治手段比较幼稚。 这也是他后来对官场失望, 想辞官的原因。他不理解, 他以为大明王朝的权力运行逻辑,是《大明律》是《明太祖祖训》里写的内容。是按照《大明律》定下的规则在运行。 而实际上大明王朝的权力运行核心是利益。 如果政治有学历。 那么高翰文就是幼稚园水平, 连最基本的选边站都还没整明白。 海瑞是小学生水平, 懂得自己站的是哪边,但是手段还是比较幼稚。 胡宗宪, 严世藩, 赵贞吉等人是中学生。即懂得自己的立场, 手段也老练, 还懂得拉笼自己的势力。 严嵩, 徐阶, 张居正等人是大学生, 对于立场,手段, 势力运用的如火纯青, 还懂得站领政治至高点。

0 阅读:497
评论列表
  • 2024-11-29 08:28

    按剧中设定,胡宗宪是研究生,对事态掌握非常清楚,对事态掌握非常清晰,但是一早被人贴上了严党的标签,没办法冲出来,心怀国家才是他失败的主因

    肖尧 回复:
    胡宗宪如果不投严,也就没有后面的知府总督职位。。。那个时代,官运是靠关系的。比如父子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