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557年~628年),亦名屈突仲通,字坦豆拔,奚族,祖籍昌黎(今辽宁朝阳),后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他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自幼便表现出刚毅和喜爱武略的性格,擅长骑射。他初仕隋朝,担任虎贲郎,后逐渐晋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关内讨捕大使。
在隋大业年间(605年~618年),屈突通参与了平定杨玄感叛乱的行动,并多次镇压农民起义,显示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隋炀帝南巡江都时,他受命镇守长安,充分展现了其忠诚和担当。隋朝的覆灭和唐朝的兴起为屈突通的人生带来了新的转折。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入关,屈突通坚守潼关,但最终兵败被俘。他随后投降唐朝,被授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成为秦王府行军元帅长史。在玄武门事变中,屈突通全力支持李世民,事变后,他被任命为检校行台仆射,继续镇守洛阳。他的忠诚和才能得到了李世民的高度认可,后来又被授予洛州都督,加授左光禄大夫。
在隋朝时期,屈突通以其公正无私和执法严明的态度,赢得了隋文帝的尊重和信任。当他被派往甘肃陇西一带调查牧群时,他秉公执法,查出了当地隐藏的众多马匹,尽管这导致了许多官员被处死,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畏强权。这种正直的品质,使他在隋朝政治舞台上获得了相当的声誉。在隋朝末年,当李渊起兵入关,屈突通坚守潼关,表现出对隋朝的忠诚。然而,当潼关失守,他选择投降唐朝,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政治投机,而是基于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他明白,隋朝已经衰败,而唐朝则代表着新的希望。他的投降,实际上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作出了贡献。
在唐朝,屈突通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他担任兵部尚书,封蒋国公,并被委派到李世民帐下做了元帅府长史。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也在政治上积极建言献策,为唐朝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忠诚和才能,赢得了唐太宗的深深赞赏。他能够审时度势,看清政治风向,这使得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能够游刃有余。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相得益彰,使他在唐朝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
屈突通在隋朝时期就担任要职,参与了征讨高句丽、平定杨玄感叛乱等重大战役,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当李渊起兵入关时,屈突通坚守潼关,虽然最终兵败,但他在战斗中的表现依然展现出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投降唐朝后,他更是跟随李世民参与了平定薛举父子、王世充等战役,每一次都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勇猛。特别是在平定王世充的战役中,他运筹帷幄,勇往直前,为唐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论功行赏时排名第一。
在军事策略上,屈突通足智多谋,有计划性。他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制定合适的战术。在河东之战中,他巧妙地布置防御,使李渊军难以攻下河东城。即便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他也能冷静分析,灵活调整战略,展现出了出色的应变能力。屈突通还非常注重士兵的训练和纪律。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优秀的将领,更需要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士兵。因此,他在军队中推行严格的训练制度,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屈突通对边疆地区的地理形势和民族分布有着深入的了解。他深知边疆地区的稳定对于整个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他始终将边疆防御作为军事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根据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御策略,使得唐朝的边疆防线更加稳固。屈突通注重边防军队的建设和管理。他深知军队是边疆防御的基石,因此他严格选拔士兵,加强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注重军队的纪律和作风建设,使得边防军队成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队伍。
屈突通还积极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他通过加强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有效缓解了民族矛盾,为边疆的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屈突通的努力下,唐朝的边疆防线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加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他的边疆防御策略不仅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屈突通注重民生改善,深知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屈突通鼓励农业生产,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通过推行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屈突通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有着显著的贡献。他深知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大力倡导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的发展。他注重教育,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他的推动下,唐朝的文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屈突通还注重社会风气的改善。他倡导道德教育,通过推广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使得唐朝社会风气清朗、安定繁荣。他的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的道德水平,也为唐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屈突通于贞观二年(628年)因病在洛阳逝世,享年七十二岁。他的离世对于唐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唐太宗对此深感痛惜,赠予他尚书右仆射的职位,并谥号“忠”,以表彰他一生的忠诚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