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战役陷危局,17岁副排长登高大喊:听我指挥!后成军区司令

伩蕊说史吖 2024-11-29 22:31:4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1948年初冬,战火烧到了宿怀平原。黄维动用大量坦克、飞机,誓要突破我军“口袋阵”,一场关键的战斗即将打响。

硝烟弥漫中,守卫小宋庄的一个连伤亡惨重,排长全都牺牲了。关键时刻,一声稚嫩的喊声响彻战场:“听我指挥!”

喊话的,是年仅17的副排长兼机枪班班长李来柱。虽然还这么年轻,但已经是幸存战士中职位最高的人之一了,在危急关头挑起了大梁。

猛虎出击:少年的战场初体验

11月的深秋,宿怀平原上寒风凛冽,积霜铺满田野。双堆集地区,激烈的战火不分昼夜,硝烟和鲜血早已染红了这一片土地。

李来柱刚从冰冷的战壕里钻出来,嘴里叼着块冻得硬邦邦的干粮,迎着呼啸的北风,大声对身旁的战友说:“靠近了再打,狠狠地打!”声音盖过了炮火,也穿透了每一位战士的心。

这是整场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也是最惨烈的一场遭遇战。在这里,解放军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国军第12兵团,不仅人数众多,还配备了大批美式武器和坦克。

解放军却只能穿着单薄的衣衫,用简陋的武器硬扛。可就在这样的悬殊条件下,李来柱和战友们硬是用血肉之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斗开始的那一天,李来柱所在的四连接到了死守顿庄的任务。清晨,寒风吹得树枝嘎吱作响,天边还挂着几颗残星。

忽然,一阵隆隆的响声传来,大地似乎在震颤。探子飞奔回来,声音带着恐惧:“坦克!敌人的坦克过来了!”

作为“山野出身”的部队,坦克是很稀罕的装备,四连更是头一遭碰到,他们只在宣传画里见过这种钢铁怪兽。

今天,坦克真的来了,车身上漆着美式涂装,沉重的履带碾过田埂,发出咔咔的声音。虽然缺乏这方面的战斗经验,但是大家都牢记平时训练的作战要求。

中午,敌军发起了猛烈的第一次进攻,装甲在前,步兵随后。战士们藏在壕沟里,看着巨大的怪物一点点逼近,压弯了阵地前的竹篱笆,尘土飞扬中甚至能听到引擎的轰鸣声。

“打!”李来柱猛地一挥手,第一排子弹射了出去。战士们很快发现,普通的子弹根本对这些钢铁巨兽无用。所以就专门等坦克过了阵地攻击紧随其后的敌军。

子弹像雨点一样扫向敌人,国军立刻被打得溃不成军。坦克孤零零地冲向远处,最终只能狼狈地掉头撤退。

这一仗后,四连组织了会议,研究对策。战士们七嘴八舌,谁都不服输:“用炸药包啊,炸它的履带!”“点烟,迷了它的眼,看它怎么走!”

这些看似稚嫩的建议,最后竟然成了连队的新战术。或就地取材烧潮湿的秸秆或专盯着履带炸,真的奏效了,成功阻挡了敌人的进攻不说,还在战绩册上增添了2辆坦克。

生死线上的怒吼:临时指挥官的崛起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11月30日。敌军第十八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出动数千步兵,对宋庄阵地展开猛攻。

12月1日,虽然敌人被一次又一次打退,死伤众多,但是枪炮声从清晨响到中午,连天空都似乎在震颤,战士们在大宋庄修好的工事全都被毁掉了。

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屏障,这仗很难继续打下去了。部队本该撤守小宋庄,但是中间出现了问题,上级的命令被通讯员传错了,导致小宋庄的守军也一起撤离了,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发现这个重大失误之后,上级赶紧让四连把小宋庄给夺回了。战斗进行得很快,还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回了阵地。

但接下来,才是对四连的真正考验。敌军重兵压制,两个团对一个连,手笔不可谓不大。在战斗中,四连先是连长重伤,然后是指导员腹部中弹战斗到最后一刻,牺牲得非常壮烈。

这时候,战士们发现,整个连队居然只剩下两个副排长,其中就有李来柱。他临危受命扛起了指挥大旗,年轻的战士冷静地指挥战友们根据情况变换位置。

他的声音像一剂强心针,扎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窝。炮火炸裂的间隙,战士们咬着牙、瞪着眼,一个接一个扑向敌人。

李来柱更是冲在最前,挥动着手榴弹。炸弹的气浪掀翻了他的身体,弹片插进了肩膀,他一声没吭,爬起来继续战斗。

到了下午,阵地上只剩下十几个人,鲜血染红了地面,战士们又打退敌人3次冲击。当最后一枚手榴弹扔出去后,战士们开始和敌人拼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砸。

突然,李来柱身形一晃倒了下去,整整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战后检查才发现,他的身上被检查出来32个 ,帽子上密密麻麻都是子弹穿过留下的痕迹。

血染的胜利

但他清醒过来之后,又咬牙投入作战,一直到有人接过防守的任务。这时候,一百多人的队伍,林林总总只剩下了12个人,且身上全都带着伤口。

经此一役,第12兵团被全歼,这一胜利直接推动了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李来柱和战友们的名字,被写进了战功簿。

多年后,李来柱成为军区司令。每当有人问起他双堆集战役的往事,他总是说:“那场战斗,是兄弟们用命换来的。我能活下来,是因为大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

他还感谢支前民工,是他们用小推车把粮食和弹药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用扁担挑着伤员下火线。解放军能够坚持到最后,与他们的支援密不可分。

当年那位17岁就扛起战斗重担的少年,用一生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的故事,早已成为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传奇,也为后来的人们书写了不屈不挠的榜样。

战火已熄,英雄仍在。双堆集的土地上,如今庄稼茂盛,炊烟袅袅。而历史,会永远铭记那些为了和平牺牲的年轻生命。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解放军出版社.2013

刘明辉回忆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