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前夕,局势错综复杂。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溃败,解放南京在望,却遭苏联阻拦。斯大林恐美介入引发三战,劝解放军止于长江,此乃苏联基于美苏冷战、视中国为缓冲的战略误判,未明中国国情与国共纠葛。 毛主席等领导人毅然决策打过长江。既洞悉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分裂诡计,谈判中坚守统一;又趁美苏未及反应,果敢发动渡江战役,凭非凡智慧在国际棋局中突围,提前达成基本解放。 而在台湾,蒋介石形象于教科书中大起大落。国民党执政时,蒋被尊为“中华道统继承者”,相关课文极力美化。民进党上台后,为“台独”铺路,大砍蒋氏内容,拆其雕像,蒋从“圣人”沦为“刽子手”。马英九时期有所缓和,今岛内学生认知渐趋平常。这一变化深刻折射出台湾政治与社会思潮的巨迁,为探究两岸关系与历史认知分歧留存了详实素材与深沉思索空间。
渡江战役前夕,局势错综复杂。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溃败,解放南京在望,却遭苏联阻拦
翰藻看历史
2024-11-29 17:09:57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