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齐白石大师送给了毛主席一副自己画的老牛图。之后两人喝酒时,他却突然反

甜蜜游记 2024-11-29 23:14:49

1950年,齐白石大师送给了毛主席一副自己画的老牛图。之后两人喝酒时,他却突然反悔,想要把画抢回来,毛主席当时就拒绝了:“这上面还有我的名字呢……” 1949年的北平,经历了长期战乱的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当时已是87岁高龄的齐白石,和其他许多文化名人一样,面临着是否南迁的重大抉择。 国民党势力多次派人登门,用尽威逼利诱的手段想要说服这位画坛泰斗随他们南下。面对这些压力,年迈的齐白石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选择留在这片他深深热爱的土地上。 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毛主席就十分关心北平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他派遣多位代表前往北平,向包括齐白石在内的文化名人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 当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后,毛主席立即派人前往探望齐白石。当时的齐白石住在一处破旧的房屋中,屋顶漏雨,墙壁斑驳。 得知这一情况后,毛主席当即下令对齐白石的住所进行修缮。这份及时的关怀,让齐白石深深感受到了新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作为感谢,齐白石精心挑选了两方珍藏多年的寿山石,准备亲手为毛主席刻制印章。这两方寿山石是他年轻时获得的珍品,一直被他视为传家之宝。 在完成印章的刻制后,齐白石因为家中没有合适的包装,就随手取了一张练笔用的宣纸将印章包好。这张看似普通的包装纸,却在日后成为了一段佳话的开端。 这两方印章很快就送到了毛主席手中。当工作人员打开包装时,发现那张用来包装的宣纸上有一幅意境深远的老牛图。 这幅画虽是齐白石随手所绘,但笔法精妙,意境深远:画面上一头老牛仰望树上嬉戏的鸟儿,树上挂满了累累果实。毛主席见到这幅画后,立即命人将其装裱。 1950年春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摆下答谢宴,邀请齐白石前来赴宴。当天,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也应邀作陪。 三位中国文化界的巨擘相聚一堂,谈笑风生,气氛热烈。席间不仅有齐白石爱吃的湖南家乡菜,还有几坛陈年老酒。 当酒过三巡时,毛主席向齐白石举杯致谢,感谢他赠送的印章与画作。这番话让齐白石十分诧异,因为他记得自己只送了印章,并未送画。 毛主席随即让秘书将那幅装裱好的老牛图取来。当齐白石看到自己那幅用来包装印章的练笔之作被精心装裱,立刻表示要将画收回。 他解释说这只是一幅随手练笔的作品,不够完整,有诸多瑕疵。他表示愿意回去重新创作一幅更为精美的画作献给主席。 但毛主席却不同意,他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笔法精湛。郭沫若也在一旁赞同,称这幅画虽是练笔之作,却显示出大师的功力。 就在两人为这幅画各执己见时,郭沫若突然笑着说这幅画其实是送给他的。面对齐白石和毛主席疑惑的目光,郭沫若指着画中树上的五只鸟说道。 原来,画中树上正好有五只鸟,而"树上五鸟"谐音"尚武",正是郭沫若的表字。这个巧妙的发现让在座三人都笑了起来。 但毛主席随即指着画中的李子树说,这幅画上也有他的名字。当年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曾用"李得胜"为化名。 满树的李子正好暗合了主席的这个化名,这个巧合更是让三人称绝。一幅随意的练笔之作,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玄机。 这一段"抢画"的趣事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对传统艺术的重视与传承。在当时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没有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老一辈艺术家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充分认可,这为新中国的文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种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政策,让许多像齐白石这样的艺术家能够安心创作。 齐白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从1950年到1957年去世前,他创作了大量精品力作,其中不少都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中。 每逢重大节日,齐白石都会创作新作品赠送给毛主席。1950年的《芭蕉图》、1951年的《松鹤旭日》、1952年的《梅花茶具图》等,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见证。 毛主席对齐白石的关怀也从未间断。他经常派人探望齐白石,关心他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逢年过节,还会送去一些湖南的特产和生活用品。 这种互相尊重、相知相惜的关系,展现了新中国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通过尊重和关怀知识分子,让他们能够发挥所长,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两位湖南人之间的这段友谊,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生动例证。从最初的一幅"废画",到后来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体现了文化传承的生命力。 1957年,齐白石在临终前将自己毕生收藏的艺术品全部捐献给国家。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成为了全民共享的文化财富,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0 阅读: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