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将军去甘肃农村视察,一群妇女不穿裤子,用床破被遮挡下身,地委书记解释说不穿裤子是当地妇女的传统习俗。皮定均听完怒不可遏,厉声喝问道:你家女人也有不穿裤子的习惯吗?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皮定均将军乘坐吉普车驶入甘肃张掖的一个偏僻村庄。尽管他早已听闻张掖的贫困,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他猝不及防。
路边蹲着几个灰头土脸的孩子,衣不蔽体,破烂的衣物连遮羞都困难。看到这一幕,皮定均心里一紧,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少年时的经历。
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贫苦农民家庭的他,幼年丧父,与祖母相依为命,甚至一度为活命四处乞讨、给地主放牛。他太明白贫穷的滋味了,那种让人几乎失去尊严的痛苦。
他随即下车,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他深知,一个将军的任务不仅是战场上的冲锋陷阵,更是要关注百姓的生存。
在地委书记的带领下,皮定均一行人来到庄稼地视察。田里的麦苗看似长势良好,地委书记的讲解也十分“慷慨激昂”,仿佛这里的百姓已经步入小康。
然而,皮定均敏锐地察觉出异常:视察路线似乎是精心设计过的,只带他看好的一面。他心头的疑虑越来越重。
就在这时,两个衣不遮体的小女孩跑来嬉闹。地委书记见状连忙解释,说孩子“不太正常”,试图掩盖真相。
皮定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问:“村里的女人呢?”得到“在家”的答复后,他毅然决定走进村民的家中一探究竟。
推开一户农家的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妇女坐在炕上,见有人进来,立刻用破布条和破旧的棉被遮挡下身。
原来,她们竟然没有裤子可穿!屋内的贫穷气息让人窒息:破烂的家具、墙角的半袋粮食、炕上的两个女孩仅靠棉被裹身遮羞。
皮定均脸色铁青,转头怒问地委书记:“这是怎么回事?”地委书记挠着头,支支吾吾地回答:“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妇女平时都不穿裤子。”
话音刚落,皮定均厉声喝道:“你家的女人也有这种习惯吗?”这句质问如雷贯耳,地委书记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一刻,皮定均不只是愤怒,更是悲痛。他心里清楚,这哪里是什么“传统习俗”,分明是百姓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
皮定均的愤怒并非偶然。他的童年是被贫困浸透的。他知道,那种靠破布遮体的日子,是人性尊严被迫压低到泥土里的日子。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革命生涯也让他对百姓的力量有了深刻认识。在抗日战争中,他率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在一个月内打开局面,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
当地百姓用粮食、衣物支持他,让他从“饥寒交迫”中看到了希望。他明白,人民是革命成功的基石。
后来,在解放战争的中原突围中,他率“皮旅”孤军奋战,在敌军的层层围堵下,创造了用6000人突破30万重兵的奇迹。
部队能够成功,不仅靠将士的勇敢,还靠沿途百姓提供的无私支援。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坚信:一切为民,不容忽视。
返回兰州后,皮定均将张掖地区的真实情况如实上报中央。他强调,这样的贫困绝非“个例”,必须引起重视。中央对此迅速作出回应,安排专项帮扶计划。
与此同时,他号召家人和战友捐赠衣物,将家中所有多余的布票和衣物打包送到张掖。
妻子张烽也积极参与,将整理好的布匹和衣物送给困难群众。这些温暖的援助让张掖的百姓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关怀。
这一事件不仅让张掖的百姓生活得到改善,也让更多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浮出水面。
皮定均将军多次回到这些村庄,继续走访,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他的身体力行,唤醒了更多干部对基层百姓疾苦的关注。
在他的一生中,皮定均始终未曾忘记自己出身底层、经历过的苦难。他常说:“人民才是我们的靠山,帮他们过好日子,是我们一辈子的责任。”
皮定均将军的质问并非单纯的情绪,而是对百姓苦难无法掩饰的悲悯。贫困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需要打破的桎梏。
在张掖的那个小村庄里,将军的愤怒化为实实在在的改变,也映射出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初心。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他用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